张置之不理,因为陈国连年征战,国库十分空虚,实在没有余力再去赈济灾民。也有人主张接收,因为魏王不仁,陈国就要以仁义来反衬他的不仁。这些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陈梓坤一时也有些舀不定主意。
萧舜钦静静听着众人的言论,末了才缓缓道:“依微臣来看,大王是当接收魏地灾民,但不能动用军粮接收。”
索超一挑眼眉:“用抢的吗?”
萧舜钦微微一笑,接着道:“也不用抢。魏人奢靡,喜欢精美器物。我军占领的二十余座城池中必然有不少这类器物,若是运到陈国,不定会助长国民奢侈之风,与国本大计无益。大王何不将这些华而不实之物,运到吴国,用来换取粮食赈济灾民。”
萧舜钦话音一落,众人纷纷低头沉思。
郑喜趁机接道:“大王,微臣不才,愿意率领商队去吴国。”
“好!”陈梓坤眉目舒展,当下应允。
大策一定,陈梓坤下了一道紧急诏令,命令各州官员准备接收灾民,同时一批批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往各流入灾民的州县。郑喜带着她的商队装了满满三大船的丝绸、瓷器、古玩等种种中原精美器物远下江南。与商队同行的还有苏放的使团。由于吴国和陈国中间有魏晋阻隔,两国并无直接交涉。这次陈梓坤特地派使者入吴斡旋邦交。
吴国江南地区富人集中,陈国商队到吴国不久,几船器物便被哄抢一空。接着,几十大船粮食开始陆续运往陈国。灾民问题暂时得到缓解。陈梓坤对萧舜钦这一计策大加褒奖,而对方却是淡然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先生,苏放崔博陵等人连连加官进爵,但轮到先生,本王却常常不知所措。所有赏赐先生全部推辞,这让本王心中委实难安。”陈梓坤十分委婉的试探萧舜钦。做为君王,她还是很喜欢臣子有所求的。臣子越是有所欲求,她便越好笼络。但是萧舜钦这种人却是特例。他对功名利禄是真的淡泊到了极致。用太上王陈信的话评价他:他这种人不喝酒不吃肉不要女人不升官发财,就像个和尚,活着有什么意思呢。对于他,陈梓坤心中一直没底。
萧舜钦见她这样,脸上露出了高深莫测的笑意:“微臣以前没什么要求,但如今已有了一点苗头。等大王平定天下之后,微臣会适时提出。……暂时就这样吧。”他迟疑的语调不自觉的给人一种言犹未尽的感觉。稍候片刻,他见陈梓坤一时没有反应,幽幽一吧,旋即起身告辞。
陈梓坤细细琢磨了他的话,隐隐约约已有些明白,很快,她又想到了什么摇摇头,无奈一笑。渐渐地把这个话头抛开。世事如棋局局新,她既以这天下为棋盘,那么她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颗棋子而已。她务必要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所以,除非大局忆定,她不会轻易得摆明自己的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