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天气转凉,让人闻之色变的瘟疫渐渐平息下去,但是流民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为了生存,有些灾民甚至开始逃向他国。吴、晋、陈三边境每日都有魏国百姓越境,他们中的少部分成功了,大部分被守军抓回。魏王闻言勃然大怒。下令凡是越境叛国者一律腰斩。带头组织民众叛逃者诛灭九族!这道命令一下,举国哗然。
陈梓坤揣摩时势,便让苏放拟了一封国书痛斥魏王:大梁天子仍在夷州,天下四王皆为诸侯之王。庶民无论流向何国,都在大梁国境。民如流水,当任其自愿流动。百姓奔逃,君不自省已身之过,反无端加极邢于百姓。如此暴虐之君,不除不足以平民愤!
国书的内容迅速在魏国境内流转。无独有偶,晋王也趁机发檄文讨伐魏王,遥遥声援陈王。并传令边境守军大开国门,欢迎魏人入晋。陈国边军甚至派骑兵护送魏人入陈。
陈晋两国国君的檄文和诏令同时也极大的刺激了魏国的富商豪绅。此时,魏国烽烟四起,魏王数次加税,这些富商豪绅的日子愈发难过。但他们又不像平头白姓那样无所顾忌,正当他们犹豫难决时,陈王的檄文传到了大梁,不啻于给他们当头一棒:大梁仍未灭亡,虽然梁朝王室后裔远在大海的另一端,但,毕竟还在。如陈王魏王晋王之流,统统不过是自立的诸侯王,无论他们流向何国都是在大梁国境,何来叛国之?如此一便将他们,——一般是指有些操守和清高的文人士子之类的疑虑也打消了。
魏国再次掀起了新的逃民浪潮。这次逃民不同于一百百姓,他们常常是几大家族连在一起,有大批家丁护院随行保护,魏地边军更是焦头烂额,连连向朝廷上表请援。刘潜再三奏请魏王用怀柔之策抚慰百姓,先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然后发明诏告知全国取消加赋。其次再割五城给晋国,然后集中优势兵力独对陈国。
但刘昂早被两人气得头昏脑涨,根本不听刘潜的谏言。他对于大魏铁骑无比自信,前次卫州大败皆是因为崔泽无能,连累三军。所以他甫一到龙关稍事休整就立即下令袭击陈军,以解心头之恨。
魏军那边商议未定,陈梓坤已经知晓大半。当晚,陈梓坤升帐商议对策。但一边数日过去了,魏军那边仍是毫无动静。陈梓坤心头疑云大起,命斥候再去打探。消息很快探到:刘昂在途中染上了时疫,刘潜以自己善守不善攻为由趁势推迟了进兵计划。并等魏王身体好转时讨伐陈国。陈梓坤再次命士兵前去讨敌骂陈,激魏王出战。但刘潜早做好了准备,他劝魏王将行辕建在离大前五里远的龙山,并命人特意为魏王建造了一座精巧的行宫。魏王大病未愈,军机要务仍交于刘潜处置。刘潜仍像以前一样继续坚守不出。
两军对秋天对峙到冬天,眼看着大雪纷飞,新年将至,陈军二月出征一直到十一月,整整九个月。将士们的锐气在一点点的消磨,不少士兵开始想家。陈军士气逐日低迷。甚至有将领开始委婉建言,大军虚耗无益,不若班师回朝,以便来年再战。陈梓坤犹豫不决,一时难以决断。只好再次找萧舜钦和苏放商议。
三人坐在温暖如春的帐内,就着熊熊碳火商议军情。
苏放稍一沉吟,肃然开口道:“人同此情,事同此理。我军如此,魏军也是一样。当此之时,大王不可急躁,可静静待之。”
萧舜钦轻轻咳了一声,也哑声道:“苏大人言之有理。魏军的情形也比军好不到哪儿去。还有就是,魏王气势汹汹而来,如今一病数月,他绝不甘心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折返大梁。大王这几日让将领好好抚慰士兵,带到雪消天晴,魏军应该会有所行动……”话未完,他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苍白的脸上泛起一阵红晕。陈
81 第八十一章龙关大捷-->>(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