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院过,她现在就庆中秋了,到时候咱们拿什么借口叫她献艺啊!”
刘媛听了刘子正说的话,笑着说:“子正堂哥说的可不对,媛媛琴技疏浅,没得连累大家的耳朵,不如现在庆中秋,如此带来的危害也少些。”
刘子正和他娘一样,是个外向活泼的性子,虽然只小刘子宣一岁,但不知是刘子宣太过成熟,还是刘子正太过孩子气,他们俩只要往一处站,那年龄差就很明显。
平日里,刘媛和刘子正的相处就像朋友一样,是比较轻松的,偶尔开开完笑,彼此打趣,和刘子宣相处就是单纯的家人,聊天说话除了开玩笑,也会说些严肃的话题。
“你别听她瞎说,她整日里地练琴,不就是希望弹得好,之后弹给大家听,好让大家称赞?我告诉你,到时候,你求她别弹,她还跟你犟呢!”刘子宣温柔斯文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声音里还带了几分宠溺。
“那我可等着宣哥哥求我了!母亲,您可得给咱们作证啊!”刘媛俏皮地说。
“合着我的命运就是给你们作证人啊?”刘夫人嗔笑道,但最后仍是应下了。
接着,刘子正便闹着要刘媛赶紧开始,刘媛无奈一笑,先请大家入座了,才焚香操琴,道:“媛媛献丑了。”
众人凝神静听,从刘媛指尖留出的琴音流畅成串,听着便让人舒心快活,刘子正拿着桂花糕的手停空中,看着眼前这个脸上带着淡笑的少女,总觉得她并非在安景堂,而是身在清凉的水谢,偶尔还有徐徐清风吹过,又像是双手抚摸着柔顺的锦缎,每抚过一处,就开出一朵美丽的花朵。
刘子宣看着眼前的妹妹,心里除了骄傲,也有感叹,她知道妹妹的琴技是怎么练得的,刚搬来方怡别院时,明明逢母丧该日日垂泪的妹妹却日日练琴,谁让她休息都没管用,他也劝过好几回,妹妹只是笑着说:“我没时间哭鼻子,大姑母生前的心愿是我好好练琴,把该学的都学起来,我若不练,她心便不安,我不能做不孝之人。”
后来娘又给她请了教养嬷嬷,妹妹更是努力学习各种礼仪、绣艺,再累也不曾喊苦,反倒还乐在其中,好几次他看到妹妹眼下的黑眼圈,就觉得心疼,虽然他大概知道妹妹地打算,但是见她如此,总想叫她放弃。
刘夫人此刻的眼里蓄了泪水,她看着眼前的刘媛,仿佛看到当年的大姑,虽说刘媛长得不像诗诗,但是她当初那坚强**的气质,和现在温柔婉约的气度都像极了诗诗。
刘夫人深知,这几年媛媛是和她亲近了,可是总有着一小段距离,眼前的孩子有时坚强冷漠、有时温婉大方、有时俏皮可爱,但都已经不是当年丰延田庄的张双儿了,当年她炫耀自己额头上的疤痕,那眼神清澈明亮却有着聪慧狡结,而现在除非媛媛想让她知道,否则她一点也读不到媛媛的情绪。
一曲‘锦上花’,除了刘
第十九章 五年后再见张郁清-->>(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