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随即面露难色,解释游击队新兵太多,没受过什么训练,如果加快行进速度,恐怕很多人是跟不上的。
李浩洋如何不明白苏米的心思,但不好明说,便特意提醒他,如果让荷兰军队控制了巴塘城,游击队恐怕就很难进入了,到时候摩根中校也没办法帮助游击队。有付出才有收获,一枪不放就想占据巴塘,荷兰军队又不是傻子,岂肯拱手相让。只要游击队能控制部分巴塘城,等消灭了日军,双方就有谈判的条件,摩根中校也好从中斡旋,不然游击队是捞不到便宜的。
苏米是聪明人,一点就透,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对李浩洋的提醒十分感谢,随即开始挑选部分精兵,加快赶往巴塘。他挑选五百人由自己亲自指挥,跟随李浩洋去和两栖突击营会合,其他人由登夏负责,继续缓慢行进,声势搞得越大越好,同样也能给日军造成一种心理压力。
双方合兵一处,由美军带头行进,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巴塘,支援盟军攻城。五百名游击队员乘坐牛车赶路,速度虽没有美军机动车辆快,但总比步行省力,一个多小时后便接近巴塘了。远处的枪炮声十分猛烈,美军的飞机也在不断俯冲轰炸,荷兰军队似乎还未取得突破,双方的战斗处于胶着状态。
距巴塘还有两里地,李浩洋下令停止前进,带着苏米去找摩根中校。三人在巴塘城外的日军防御阵地附近会面,商量作战计划,谋而后动。摩根中校简单介绍当前的战局,荷兰远征旅正在主攻巴塘城西侧,进展不是很顺利,日军的抵抗远比预期的激烈。两栖突击营和卢斯营负责正面牵制,佯攻日军的防御阵地,同样进展缓慢。
摩根中校希望游击队绕到巴塘城的东侧进行佯攻,分散日军的防守兵力,如果有机会就坚决突入,变佯攻为主攻,打开一个突破口。他让李浩洋带队配合苏米游击队,并把T30自行榴弹炮车配属给他们,吉普车和两辆半履带装甲车也都留下,加强游击队的火力。日军在城中部署有大口径重炮,极具威胁,进攻时一定要小心,不能盲目冒险。
有重武器支援,苏米很快就同意了摩根中校的计划,看来不出力是不行了,反正是佯攻,没必要死拼,摆摆样子就可以了。李浩洋知道摩根中校正面牵制日军的压力也很大,所以没提更多的要求,领命而去,与苏米一起率队绕向巴塘城的东侧,侦察地形,准备佯攻。如果想让佯攻能有效分散日军的兵力,那就要看上去和主攻一样,必须给防守日军造成一点的压力,如此才能牵制日军。
游击队没有攻坚的经验,武器装备也不行,硬冲伤亡巨大,需要谨慎行动。绕至巴塘城东侧后,李浩洋请苏米先带游击队隐蔽在远处,自己率领一个侦察组抵近日军防御阵地前侦察,获取第一手资料,确定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