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抱头掩蔽。两颗手雷先后起爆,另一名不及躲避的步枪手被当场炸飞四五米,前胸血肉模糊,挣扎两下便气绝。自动步枪手的尸体为李浩洋挡住了不少手雷破片,他居然奇迹般的没有受伤,仅是感觉头晕而已。他翻身寻找脱手的步枪时,数名日军飞快黑影跳入交通壕,分头搜索前进。他本能拔出腰间的南部十四式手枪,最后三发子弹瞬间打光,击毙靠近的日军。
后面跟进的日军跳过同伴的尸体,手里竟握着一根削尖的木棍,照着地上李浩洋连续下刺。原来防守椰林的日军缺少轻武器,发起进攻时只得使用削尖的木棍,但动作依旧凶狠老辣。
李浩洋手脚并用,坐地后撤,避开日军凶猛的刺击,见机倒翻而起,抽出“十八剁”反冲而上。“十八剁”是出名的战壕肉搏利器,握在深谙刀法的李浩洋手中更是得心应手,两刀便将日军手中的木棍削断一大截,几成无用废物。日军随即扔掉被削断的木棍,狂叫着冲上来与李浩洋赤手肉搏,疯狂至极。李浩洋尽占上风,岂能跟对方拼蛮力,灵活的侧身挥刀,准确削飞日军右手三根手指。十指连心,日军抱手弯腰痛呼,李浩洋趁机跨前一步,手起刀落,猛砍日军脖颈。
他本想一刀砍掉日军的头颅,也让鬼子常常被斩首的滋味,也算是给当年屈死在日军刀下的同胞报仇了。可惜黑暗中看不准方位,力道虽然足够,但还是没能刀落头飞,被颈骨给卡住了。日军颈血狂喷,飞溅李浩洋一头一脸,人立时软倒在地,眼看没了活气儿。“十八剁”被颈骨卡住了,一时拔不出来,李浩洋果断放手,拾起M1步枪,边压弹边朝前冲,千万不能让日军冲进火力点内。
李浩洋没有指挥经验,防线过长,人员分散,所以才会造成此种后果,如果集中人员和火力防守,可能会是另一种局面。他后悔也没用,将功补过的办法就是尽快消灭跳入交通壕的日军,守住火力点的侧翼。他的担心没能成为现实,跳入交通壕的四名日军是这次地面进攻的仅剩人员,两名被他击毙,另外两名还没冲到火力点入口,就被防守的机枪火力干掉了,甚至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
战斗激烈而短暂,枪声渐歇,四周又恢复了平静。但这仅是长夜的开始,日军重夺火力点的目的绝不会改变,接下来的争夺定将更加残酷血腥。
李浩洋这边战死两人,可“公鸡”中士只给他补了一个人,防守区域却没有变,压力更大了。但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藏在椰树上的日军狙击手让“公鸡”中士他们干掉了,消除了一个极大的威胁。他不明白日军狙击手为何老喜欢藏在树上,而且还是高大的椰树,被发现连逃的几乎都没有,直接跳下来肯定摔死。可能二战时的狙击理念还没有二十一世纪这么成熟先进,同时也碍于技术装备的落后,交战各国虽有专业的狙击步枪和瞄准镜,可性能都不出众,同时也缺乏专门的狙击用枪弹,难以发挥狙击手的最大功效。
这是时代和技
正文 第十二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