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守镇南入口,作为预备队警戒,以防万一。
长街暂时平静后,有些大胆的居民开门而出,热情和美军打招呼,手持各式武器准备参加战斗。李浩洋想拦也拦不住,结果很快就聚集了上百人,叫喊着朝教堂冲去。镇上的居民曾因帮助游击队而遭到日军的血腥屠杀,前后死了两百多人,心中恨死了日军,有机会当然必报此仇。
死去日军的武器都被镇民们捡起来,不会用也能壮胆撑门面,争先恐后地朝教堂进发。李浩洋带领手下夹杂在人群当中,时刻注意四周环境,当心有埋伏。众人行进数百米后,教堂的主体建筑进入视线,外围看不到有日军把守。李浩洋打手势让身旁的美军都提高警惕,不能贸然冲过去,防止有诈。
镇上的居民可不管这些,教堂内至今还关押着不少被日军认为是抵抗分子的居民,生死不明,必须尽快救出。他们看到教堂外面没有日军防守,立刻有人带头加速前冲,叫喊声震耳欲聋,群情激奋。可当他们眼看就要靠近教堂时,两侧民房上突然出现日军的身影,数挺轻机枪一起开火,疯狂扫射强冲的居民,毫不留情。
镇民们立时被打得血肉横飞,惨叫不断,当场身亡二十多人,余下连忙后撤,场面混乱之极。李浩洋即刻带人上前开枪射击,压制日军的火力,掩护居民们撤退,尽量减少伤亡。但日军居高临下,火力一点也不弱,而且是交叉射击,很难向前推进。李浩洋想调上火箭筒小组助攻,但观察地形后便放弃了,因为发射尾焰无法有效排除,对发射手太过危险。
美军不断和日军交火,虽未能占据上风,但总算掩护镇上居民撤至安全地带,伤亡没有进一步扩大。李浩洋留下部分兵力牵制日军,然后很快回到居民中间,询问有没有会说英语的。镇上居民有不少人会英语,但多数不是很熟练,说西班牙语则毫无问题。最后有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走出来,直接用非常流利的英语自我介绍,听不出有口音。
该男子是镇上中校的校长,是从美国大学毕业的,英文名字叫迪森。他看出李浩洋是华人,本能判断是来自当地的华人游击队,但通过交谈才知道自己猜错了。日军占据菲律宾后,残酷对待当地的华人华侨,尤其富裕的商人,抄家后直接关入监狱,或者就地屠杀,不留活口。
菲律宾华人华侨自然不甘心被屠杀,集合起来进行武装反抗,组建多支以华人为主体的游击队,到处打击日军,十分活跃。尤其是美军开始反攻菲律宾后,华人游击队行动更为积极,其中以福建籍华侨林福生带领的游击队最出名,上个月刚炸毁一座日军仓库,震动八打雁半岛。
李浩洋获知纳第的基本情况后,当即让他帮帮找人带路,准备进入长街两侧的商铺或民房,然后对高处的日军进行攻击。纳第在镇上有些威望,很快召集一些一些年轻人,都十分熟悉地形,主动带领李浩洋他们穿过长街两侧的民房,绕行至日军防线附近,进攻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