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气不大,现在是战争时期,各大报纸和杂志都想刊登战争照片,自然风光很少有人看,照片的销路不好,经济状况自然也不太好。
李浩洋对此心知肚明,直接给了哈罗德一百美元,算是导游费,吃住的费用也由自己出。哈罗德也很爽快,没有拒绝李浩洋的资助,答应拍好照片送他一套,当做纪念。旅店的主人认识哈罗德,加上李浩洋小费给得多,随即表现十分热情,亲自帮他们整理房间,准备饮食。
一夜无事。李浩洋睡得十分舒服,早上冲了一个凉水澡,换上旅店主人准备好的平民服装,军服塞入背包内,收拾好便下楼吃早餐,准备出发。哈罗德也已经起来了,正在吃早餐,看到李浩洋后,告诉他半小时后就出发,不开车,骑马而行。
李浩洋问为何要骑马,哈罗德边吃便解释,过了小镇就是荒凉的戈壁了,没地方加油,道路也十分难行,旅行车开不进去,只能骑马而行。他也没再问,反正是旅游,乘坐什么代步工具都无所谓,只要能开心就行。两人所用的马匹由旅店主人代为准备,另外还雇了一名当地的向导,主要是负责照顾马匹。
两人很快吃完早餐,拎着背包走出旅店,马匹和向导已经在外面等候了,一共四匹马。三匹马供骑乘,一匹用来驮运哈罗德的摄影器材和给土著部落准备的礼物。向导的年纪跟哈罗德相仿,沉默寡言,很快上马,独自骑行带路。李浩洋会骑马,但技术一般,走平路没有问题,不久便离开镇子,深入戈壁荒漠中。
戈壁荒漠的早晚温差较大,李浩洋和哈罗德都身披厚实的毛毯,头戴遮阳帽,跟随向导均速前行。澳洲西部属于高原地带,平均海拔两三百米,东面有两道山脉,横贯高原,翻过去就是广袤的沙漠地带了。哈罗德这次去的是一处新地点,听说那里有大量的赭红色石柱,十分壮观,从来没有人拍摄过。
向导也没见过赭红色的石柱,但清楚当地土著人肯定知道,因此先带哈罗德和李浩洋前往土著部落询问。戈壁上的动物不算多,但不时有狼群出没,向导带了一支双管猎枪,斜插在马鞍旁的牛皮枪袋中。太阳很快升起,气温提高,大家的额头已开始冒汗,厚实的毛毯裹不住了。
随着气温升高,李浩洋和哈罗德也停止交谈,防止口干舌燥,安静更随向导前行。三人不久穿越一片崎岖的丘陵地带,下方是更为荒凉的戈壁,一眼望不到头,飞吹起,黄沙飞舞。哈罗德兴致勃勃,不断用相机拍照,并借给李浩洋一部莱卡相机,让他自己想拍什么就拍什么。
两人走走停停,速度较慢,向导并不着急,一直耐心等候,吃过午饭后才开始加速行进,直奔土著部落的聚居地而去。这里的土著人以放牧为生,经常逐水草而居,不过也有固定的牧场所在。下午五点左右,向导带领李浩洋和哈罗德抵达一处湖泊附近,四周牧草丰茂,与先前的荒凉戈壁截然不同,奇特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