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爬上山峦,暮色四起,遂决定沿着山峦行进,寻找合适的过夜地点。山峦地势高,便于防守,尤其是在夜间,可以进行严密的防御,但前提是地形要较为开阔。
众人顺着山峦快速行进,躺在担架上的被救战俘已经苏醒,可以进行短时交谈,身体情况看上去还不错。行进途中不方便细谈,李浩洋让索菲细心照顾战俘,可以给他吃一些口粮,但不能过多,防止胃部被撑坏。索菲很想知道丈夫文森特的下落,忍不住开口询问,希望能有所收获。
战俘名叫布朗,年纪在四十上下,是一名英国皇家海军上校,参加过1942年的爪哇海战。他当时负责指挥一艘驱逐舰,奋力突围未果,驱逐舰被日舰击沉,落水后被俘,一直被关押在三宝垄附近的战俘集中营里。布朗上个月才被日军押送至大山中,同行的还有数百米盟军战俘,在日军的严密看管下修筑简易机场,工作强度非常大,几乎每天都有战俘死去。
布朗和同伴是昨天趁机逃出来,一共五个人,四人在途中被追击的日军打死,只有他一人坚持逃至河流边,体力耗尽,落水溺沉。若不是李浩洋等人及时赶到,他恐怕早就被淹死了,根本活不到现在。对于索菲的询问,布朗却摇头说不清楚,他所接触的都是盟军战俘,根本没有什么地质专家,也不知道日军开矿的事情。
索菲很失望,但并不气馁,坚信丈夫文森特一定还活着,不论多困难也要找到。李浩洋见天色渐暗,遂下令加快行进速度,尽快找到合适的过夜地点,不要有所耽搁。度巴带着数名手下突前探路,连续找来几个地点都不太合适,最后终于发现一块较为开阔的地带,看上去很适合过夜休息。
李浩洋随后带人赶到,认真查看附近的地形,感觉还不错,当即决定在此处过夜,但要修筑一些防御工事,以防万一。地势开阔只是相对而言,附近还是有许多的植被,但容纳几十人还是没问题的。李浩洋亲自带人修筑简易的环形防御工事,火力点形成交叉,可应对各个方向的攻击,较为严密。
众人很快砍伐植被修筑简易工事,同时也清除了碍事的树木,扫清射界,便于快速发现靠近的敌人。一小时后,简易工事修筑完毕,大家开始吃晚饭,准备尽快休息。李浩洋安排好警戒哨,然后亲自带着洪智熙询问布朗上校,希望能得到日军开采铀矿的具体情况。可布朗上校对采矿的事情一无所知,战俘都被关押在一处山谷中修筑简易机场,平时看管很严,完全不清楚外界的情况。
李浩洋认为日军修筑简易机场肯定是为了运送铀矿石,这就说明他们已经找到了矿脉,正在开采,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了。洪智熙非常同意李浩洋的判断,同时认为铀矿距离机场不会太远,不然运输困难,无法进行大量的空运。
据布朗上校所述,简易机场再有三天就能完工,估计铀矿石也会很快运来,特战小队没多少时间了,最好明天就采取行动。但首先要找铀矿的位置,然后才能采取行动,不然仅仅摧毁简易机场是达不到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