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子技术水平制造物的百分之一,极大的节省了空间;超高精度数控机床甚至立体打印机让所有细小结构和精加工的零部件变为可能;分子熔炼炉能提供世界上最精纯的材料。保证敏感器件的性能稳定和精确;而可以任意组合的无限量材料配方则保证每一位科学家都能()找到[望书阁]符合心意的材料种类。
再加上定点由专人掌握的计算终端,模拟风洞,由飞艇和大飞机提供的万米以下低空环境数据,小型氦气球携带的能够直接飞到3万米高空同温度空气稀薄区域的大气环境,以及近乎无限量的资金支持,数以千计的专家和实验小组再搞不出点好玩意,那不都得羞愧的自杀啊!
可以说,眼前这一枚s1探空火箭其实已经集中了当今世界火箭技术之大成,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稳定的实验平台和武器开发基础来使用了,但是嘛……朱斌却是不准备让所有人都知道嘀。
为了安全保密起见。整个项目都被拆的七零八碎,每个关键技术部分都有中国本土科学家在主持或者参与,为的就是防止万一哪一个知道的多了带出去,就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大麻烦!
虽然每一个参与到这些核心项目的专家都签订了不少于十年的工作协议和终身保密协议,可在这混乱的时代。还是小心再小心的好。
冯.布劳恩来到中国之后,真正参与到火箭研究ghk的时间不到一年半。而取得成果则主要集中在最近一年,从去年6月世界各地科学家汇聚之后,项目突飞猛进,自然的也把他的工作范围限制住了,主要放在火箭设计方面,其实也是最关键的部分。
眼下,这一枚由他废了不少心血设计出来的火箭顶部的有效载荷最大可达235公斤,设计飞行高度可达200公里,已经相当的优秀!
束星北一嗓子喊完,无线电中迅速传来各方最后一次的情况报告:
“火箭检查完毕,工作人员撤离!”
“发射场清空,安全人员撤离!”
“五指山观测站准备就位,雷达工作正常!”
“海洋一号测量船准备就绪,雷达工作正常!”
“监天一号工作正常!”
“指挥中心主控系统工作正常!”
……严密的工作程序一丝不苟,十几个单位的报告次第而来,刻意竖立在前方的一座大型led电子钟上,硕大的阿拉伯数字稳定的跳跃倒计时。
“倒计时一分钟!”
洪亮的报时声让冯.布劳恩又是身体一颤,下意识的把手放在了蘑菇形状的红色按钮上方,束星北眼疾手快一把给他叼住,哈哈笑道:“伱小子别那么激动啊,小心走火!”
冯.布劳恩羞涩的笑了笑,下意识的扭头看了一眼朱斌和坐在后面的见他鼓励的朝这边笑着注视,心中顿时一定,深深吸一口气,静听倒计时的声音:“六、五、四、三、二、一!发射!”
束星北的宽厚熊掌用力排在他的手背,把按钮重重的压下去,就见高透过率的轩窗外,远处发射场上一片滚滚浓烟
第364章 探空火箭(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