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一章 第四次中东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件并动用了由尼克松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博士建立的强大秘密外交渠道:通过以色列驻华盛顿大使基辛格有效地控制住了以色列的政策反应;同时他还开辟了与埃及和叙利亚的沟通渠道――做法十分简单就是在关键问题上向对方误传消息确保战争和接下来的石油禁运按计划展开。

    异世历1973年1o月12日欧佩克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决定将油价从每桶3.o1美元提高到5.11美元涨幅高达令人惊愕的7o%(到第二年中这个数字一度达到接近12美元)。次日欧佩克组织中的阿拉伯成员国在历数“美国在中东战争中支持以色列的种种罪状”后正式宣布停止向美国和荷兰出口石油――鹿特丹一直是欧洲主要的石油输入港口。至此震惊世界的史上第一次“石油危机”全面爆。

    “情报果然没有错这次石油危机实际上是幕后推手在操作。”陈榀接过郭子贵递来的报告看完之后出声说道前往中东的那些退伍军人已经在那边扎下了根现在中东与国内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这次石油危机实际上是英美石油巨头和金融投机者在政府支持下精心策动的结果。至于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进一步控制世界能源流通并借机牟取因石油溢价而产生的巨额利润。

    国内传来的情报分析指出异世历1973年5月84位世界顶尖的金融和政界人士悄悄聚集到了瑞典银行业名门瓦伦堡家族的海岛度假胜地索尔茨约巴登。在由“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组织的这次密会上美国代表沃尔特•利维生动地描绘了欧佩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收益即将出现4倍增长的“愿景”――显然这群人的会晤不是为了阻止可能产生的能源价格波动而是为了操纵即将产生的石油美元洪流。

    自从1945年以来由于美国的石油公司主导了能源市场美元作为石油标价的标准货币已成为国际惯例。因此世界油价的突然上涨意味着购买这些石油的美元需求量同样会急剧上升。显而易见的是聚集在索尔茨约巴登的巨头们希望起一次对世界工业的重击使权力的天平重新偏向英美金融利益集团一边。为了这次行动他们决定使用最具威力的武器――对世界石油流通的控制希望借助全球性的石油禁运来大幅度拉高能源价

第一百一十一章 第四次中东战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