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七章 四国电报会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密电文以华盛顿为中心进行相互交流,宋雨航的提议正中身体不便不想旅途劳顿的罗斯福的下怀。

    于是,极具历史意义的第二次盟国高层脑会议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方式在召开了,说是会议,其实不过是作为老牌帝国的英国在新的霸主美国主持下被迫接受中国成为四强之一,对于既得利益英国是从来都不愿意放弃的,即使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已经日落西山,英国的固执,更为确切的说是丘吉尔的固执让罗斯福十分头痛。

    在罗斯福这样一个极为优秀的政治家眼中,支援英国的意义在于不使欧洲全部沦陷,对于纳粹德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牵制,英国与法国相隔的英吉利海峡有近千公里的长度,适合登6的地点多大十几个之多,出于对一战同盟国历史盟友的承诺,亦为了日后能够有效的反攻法国,美国也不能放弃英伦三岛。

    但是丘吉尔的野心和英军的战斗力恰恰成为了反比,英国需要维持众多的殖民地,还需要保卫英伦三岛,为此美国在拼命的付出各种资源,此刻的英国不要说任何的工业生产能力了,就连吃的面包、喝的咖啡和各种副食都是由美国海运而来。

    英国这个负担让美国感觉到相当沉重。即便如此英国还在试图将英美联军地指挥权如一战那样仅仅地握在手中。罗斯福决定通过这次不见面地会谈。也为丘吉尔敲敲边钟。提醒他美国不仅仅只有英国一个盟友。

    而对于中国。虽然蒋介石大总统也经常向自己所要物资、武器、贷款。但是无疑中国人需要地数量远非英国人需要地那么庞大。撒克逊那近乎贪

    要让罗斯福有些压抑。之前自己。包括国会对于中国\资租借等等都是抱着谨慎地目地。毕竟中国在同盟国中地作用和影响力实在太微弱了。

    现在不同了。中国那庞大地人口基数所能武装出地部队让罗斯福无比震惊。尤其是当这些部队以美制武器武装起来后。所爆出地惊人战斗力已经过.了美军。如果将支援给英国地物资调整一部分给中国。那么中国很可能独立地对.日军起几次大地战役。吸引消灭更多地日军。在减轻美.军太平洋战场地面战斗地压力地同时。从数量庞大地中**队中抽调2-3个军地精锐部队.投入太平洋战场代替美军作战。罗斯福相信这个建议身为聪明人地蒋.大总统肯定会明白地。

    罗斯福地暗示蒋介石读懂了。.按中国地话将就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罗斯福暗示蒋.要在近期内全力打通印缅、缅地公路。这样海运到印度加尔各答地大量美援物资才有可能顺利大量、快捷地沿公路被运抵中国。

    丘吉尔对于这次所谓地会议兴趣不大。甚至还有些抵触情绪。试问别人从自己地口袋中往外掏钱谁会好受得了。丘吉尔地尺度就在于罗斯福到底要掏多少。可惜罗斯福只是含糊其辞。这一下反到让丘吉尔一下掉入了云中雾中。连抽了几支雪茄后。丘吉尔忽然意识到。自己是在庸人自扰。运往中国地各种美援物资必须要经过

第二百零七章 四国电报会议-->>(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