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队地战斗力还是一个未知数。
“让我想想!”罗斯福为自己点燃了以根香烟。在昏暗地房间内一个红点在忽明忽暗地闪烁着……
第二天一早。经过了一夜慎重考虑地罗斯福给蒋介石了一封内容略显含糊地电报。电报中先表示了他将要请国会批准加大对于中国地军事援助。另外含糊地提到如何印度方面受到日军攻击地话。作为同盟国地成员国。中国有义务派出军队向缅甸出击。
在罗斯福看来。蒋介石并不是不能接受中国人为英国人火中取栗。关键在于美国和英国需要付出多大地代价作为交换条件。
同罗斯福预料地一样。蒋介石用更加含糊地用词将皮球又踢了回来。显然蒋委员长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这也使罗斯福意识到仅仅凭着几句承诺是无法换取蒋委员长地出兵承诺。美国和英国必须来点实际地才行。
按照宋雨航的话说就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他变成了美国、英国的动作快捷的友好行动的直接受益者。
第一机械化军所短缺部分重武器在短短四日内全部抵达昆明,大量的补充备用坦克和备件连同各种物资弹药也在纷纷抵达。
即使一直在中央嫡系部队地宋雨航也从来没有这么阔绰过,之前好多只能纸上谈兵的训练科目终于可以实施了。
第一机械化成了昆明的一杆标杆,在严格训练和铁一般的军纪军规下,第一机械化部队的士兵即使在营区都是二人成行,三人成伍!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直线与棱角,让所有的人都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补充给第一机械化军的学生兵是让宋雨航最为满意地。虽然这些士兵和军官显得十分青涩。但是他们在政治方面几乎不用去鼓动,他们了解清楚自己是为何而战!尤其那些萧国栋所拍摄地爱国主义影片更加倍受知识青年的推捧。
自从从南京迁都至重庆地几年间。蒋介石从来都没有上过街,整个山城总是笼罩在惊恐中,1943年的夏天格外的闷热,闷热得让人心直慌!
城内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不堪,供应也变得越的紧张,到处都弥漫着一股莫名的臭味,让喜欢清净的蒋介石无法接受。
走在城中满耳都是打败仗的消息,流言夹杂着刻意的夸大在迅的流传着。例如某某城市失守了,某某部队全军覆没,某某部队转进了等等噩耗!
而今天蒋介石又一种扬眉吐气地感觉,作为盟国亚洲战区最高司令长官一职,蒋介石已经翻来覆去的将电报看了十几遍了,在蒋介石眼中他已经得到盟国领导人的认可。中国亦成为了国际四强之一,这是何等的功绩和荣耀啊!
回想民族国家积弱百年,蒋介石甚至开始联想战胜日本后的情景,一定要让日本天皇来南京签订投降条约!
蒋介石的意淫却被财务部前来汇报地副部长陈锦文打断!
“让他进来!”蒋介石不悦的对侍卫挥了挥手,对于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陈锦文,蒋介石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果然,陈锦文带来的报告让蒋介石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扣,法币的严重贬值以及物价的飞涨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大量行地法币已经过了国民政府黄金储备的二千余倍。国民政府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地边缘。
于是罗斯福的提议又摆在了蒋介石的面前,在必要的时候出兵缅甸帮助英国人以换取急需的军事和经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战在际-->>(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