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了一位画者那也许就是评述中常说的皇者的气度吧凝视整个画面竟有一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压迫感。
[皇上的这幅画气势磅礴皇威隐隐的藏于画中画笔之间干净利落运势绝不拖泥带水真表明了皇上处事的精明干练那种气吞河山之势压得奴才几乎喘不过气来尽显天威也是我大清乾隆盛世前所未有无一代可以比拟的……]我的评画之中隐隐的带着对乾隆的吹捧这在这样的一个老人来说也是很受用的。
[好好!和爱卿好一个气吞河山之势朕就把这幅画命名为气吞河山图研墨拿笔!]乾隆说着从旁边太监的手中拿过毛笔在画的右侧题写出了气吞山河四个字笔锋锐利气势和画上的气势融为一体更加深了那种傲人的感觉他还从怀中拿出一极小的贴身玉玺盖在了那四字的下方[和爱卿这幅气吞山河朕就送给你了!]乾隆看着画满意的搓了一下手道。
[谢皇上!]我连忙的伏倒在地向着乾隆叩拜道这画可不得了如果能传到后世的话几代子孙也是享用不尽的。
[起来吧!]乾隆看了我眼面上带着笑容走到了殿中的楠木大椅上[你刚才说朕造就了我大清的乾隆盛世还无一代可比!朕倒要问一下是怎么个一代可比那李世民和忽必烈可是都造就了一番的盛世的!]
[那奴才就斗胆了那唐太宗李世民虽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但是他在玄武门之变诛杀亲生兄弟软禁其父为权而不求亲情这手段实在太血腥这皇帝得来的名声实在不佳。]我看着乾隆道虽然口中这样说实际上我内心对于李世民却是推崇万分的李世民的聪明之处就在这里他不遮掩不回避让史官如实把玄武门之变记录在案他要用自己的“英明”政绩来证明这个皇帝就是应该“由我来当”用开创“大唐盛世”来洗刷掉手上的血腥他的这个目的达到了他用事实告诉世人只有他才是正确的皇帝人选才是“一世明君”。
[而元世祖忽必烈虽开创了朗朗的乾坤使得国土前所未有的广阔忽必烈虽有迁都改元把统治中心移到中原的举措但也只是一任的武皇帝虽灭了西夏降服畏兀儿和吐蕃攻占大理最后灭亡南宋但是只懂武治而不懂文治治下百姓苦不堪言使得这千古基业没多久便被葬送实不如也!]我半躬着身子看着乾隆的面色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升官之道(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