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这的确又是很令人想法颇多、猜测种种、心急火燎的。后来省委组织部的部长亲动大驾,前来考察、落实这一问题。据说他要认真考核一下Z市党政两大班子成员,看到底将其中的谁提拔上来更为合适。这应该是个难得的契机,因此杨来山与常永清费出九牛二虎之力,各自展现手段表现自己,省委组织部部长回去后,说他们表现的很好,很快就会下达通知任命市长,自获悉这一信息后,心情就一直是既兴奋又紧张,既激动又担忧;分明已冲动得他们都越来越坐卧不宁、食无甘味、神魂颠倒了,几近都快要变成那热锅上的蚂蚁了。
杨来山本是个农村孩子出身,但他早已悟出了从政路上的深刻哲理。他认为既已走上了这条仕途之路,不奋勇进取那是别无出路的。什么叫政治?千方百计击败对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便是最要紧的政治,只有这个才是真正的硬件工程;而至于其它别的什么什么,那都是属于软件范畴的了。总的来说,只有抓住阳光的缝隙,不停拼搏攀缘上去,才会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理想境地!
而常永清这几年早也已入木三分地总结出了一个十分明确的结论:人世间就总是这样充满着矛盾的――两个掏厕所的有矛盾,两个市长有矛盾,两个省长也照样矛盾重重,互相诋毁互相争夺着。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生活,这便是永恒不可改变的规律。没有这些矛盾,还就不称其为世界了哩。他这样想下来,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绝不能容忍让杨来山去当那个市长的。凭他那恶劣品质,日后真若成了气候,他处处都得压制我三分,那滋味可是不好受的哟。常永清一想到这些,他浑身都出一阵阵不自在的躁热,好像正有一锅热气腾腾的馒头,就要被杨来山给伸手抓走了几只似地无限委屈。
最后,上面终于下达了通知,可是结果令他们失望了,一腔热血化为虚无,当市长的竟然是下面一个小县城的县委书记,他们两个为这
第四章 王天的麻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