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平静,我相信和云老师自己所用的茶具比较起来,这个茶具肯定不入其眼。
“在壶中放入铁观音,这叫‘观音入宫’。”
云老师将水贴着壶边冲了下去,“这冲茶,讲究‘高冲低洒’,高冲可以使茶的香味更快挥,但切忌直冲壶心!”
水一冲下去,那些颜色鲜绿的铁观音,立刻在水中翻滚了起来。
然后用壶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洁净。
“这叫春风拂面。”
冲好了茶,云老师把壶盖盖了上去,“这喝茶之前,还先要淋罐。”
云老师一边说着,一边用烧好的热水淋在了壶上,“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茶香迅挥,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在‘淋罐’以后,还要‘烫杯’”,云老师一边说着一边做着动作,我静静地看着前世已经了解的手法,现在近距离地再观察一次,感觉真的是不一样。
茶泡片刻,云老师将壶中的水倒掉,再重新加上水冲泡。
“第一泡的水不适合喝,我们今天既然是品茶,铁观音以二泡水为佳。”
我点头表示明白。
茶泡好以后,云老师轻提茶壶,将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两个茶杯里。
“这叫‘关公巡城。’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茶杯里茶水的味道是一致的,否则先到的茶杯味道淡,而后面的茶水味道浓。”
茶水倒到少许时,云老师轻轻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
“这是韩信点兵。”
倒好了茶,云老师左手轻托杯底,右手用拇指和中指轻轻捏着茶杯边缘,递给我,“现在我们来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和香味。”
我学着她的样子,接过茶杯,将杯口放在鼻子下面闻起来。
只觉一股沁香涌入鼻中,一种怡人的舒服。
“品茶需要乘热细啜,要先嗅其香,然后再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斟细饮。这样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甘,心旷神怡。”
我学着云老师的样子细细地品了起来,初入口中的铁观音只有淡淡的幽香,在嘴里慢慢滑荡一圈以后,那徐徐的茶香慢慢散出来,越来越浓烈,那是一种极度内敛的感觉,或不如说是意境——大巧若拙,返璞归真。待它从滑入喉中,那氤氲的茶息慢慢的,慢慢的,竟能从胃里散到全身,直至心肺,轻启朱唇,只觉得满嘴余香。
“茶是铁观音。铁观音茶的泡饮方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水呢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
云老师淡淡地笑着,看看四周,提议道:“这有茶而无音乐,倒失一美。我看开菲这里的环境非常雅致,如果开菲愿意的话,不知是否愿意为我弹奏一曲?”
我点点头,轻轻地走到古琴前坐下,手指微曲,流畅的音乐从我指下流出,在这寂静的夜里,幽幽的灯光交织着月光,花园散着淡淡的香气,空气中飘着的茶气里其中有夹杂着沁肺的茶香。
我看着端坐倾听的云老师,一股淡淡的喜悦从心里散出来,云老师,这曲《高山流水》就当是学生送你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