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章 突然的班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段儿,而切入点,几乎是包含了整个乐谱中的每一处细节。而无论是在哪里,对于乐谱上所标记的力度、度、表情等等要求,格拉夫曼总是能够无比精准地讲出来,并用具体地演奏来为自己所说的做解释,这就不能不让6维感到惊讶了。因为对一个钢琴教师或是演奏家来讲,一奏鸣曲或是回旋曲,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这却是一近忽于协奏曲性质的乐曲。近三十分钟的演奏,其中绝大多数的部分还是极快的华彩炫技,6维清楚,这曲子光是乐谱,就得将近一百页!要精确地记住乐谱上的每一处细节,这得需要多大的功夫?这其间地难度,不言而喻。

    也许有人会问。那朗朗刚刚不也是背谱演奏出来了吗?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在钢琴演奏中常见的术语,叫肌肉记忆。一般来说。如果让一个人背谱演奏出这样一部规模宏大地作品,只要是职业的钢琴家经过两、三周左右的时间,都可以做到。不过要想一处不错地默写出乐谱来,那就不是两三周的问题了。或许需要数倍地时间,也不一定有人能够做得到。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肌肉记忆。一音乐作品从开始熟悉到演奏,演奏家们需要用多种记忆方式。包括旋律记忆、节奏记忆等等,但最终占最重要位置的记忆,则是肌肉记忆。在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后,演奏就成为了一个本能的活动,乐谱的一切细节在演奏脑中被模糊化,变成一种近乎本能地反应。而在此基础上,演奏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乐曲情感的把握上,就是所谓的二度创作。

    说到这儿,可能有的人就明白了,其实对于演奏来说,能够熟悉地从头到尾演奏出一曲子容易,但像格拉夫曼这样,任意挑出一个地方来,都可以熟练地演奏出片断。并且说出他的技术要求。这可比单纯地演奏一遍要难得多了。

    而从格拉夫曼地讲解中,6维也感觉到了格拉夫曼那深厚的钢琴知识。和一些老师上课时故弄玄虚或是长篇大论不同。格拉夫曼的讲解十分直观,总是用最简单的话切中要害。说教的东西不多,一切都从实际演奏的角度出。这样的讲解,让6维听得大为过瘾,经常感到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格拉夫曼的讲解一共持续了近四十分钟,在他讲讲弹弹之下,这堪称大型地钢琴作品,几乎所有地重点部分,都被他讲解了一遍。就算是第一次接触这作品的学生们,听了之后,也对整作品地架构有了一个十分清晰的理解。6维十分清楚,格拉夫曼这仅仅四十分钟地课,信息量十分大,如果完全消化掉,恐怕就算是以他现在的钢琴水平,也需要至少一个星期。然而,6维却完全相信,经过一个星期的练习后,6维在这曲子上的水平就算及不上格拉夫曼,至少也可以达到朗朗刚刚演奏时的程度。这完全得益于格拉夫曼这种一切从演奏出的讲课方式,使每一名学生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最正确的道路。

    格拉夫曼离开了教室,然而大多数学生的脸上,还是一副意犹未尽之色,更有些人已然走到了舞台之上,坐到钢琴前演奏了起来,激烈的讨论之声显示出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行啊你,这么长的曲子,说弹就弹出来了,厉害。”,两个人朝外面一边走着,6维笑着对朗朗说道。

    “呵呵,这玩艺儿就是个手熟,我为了弹它,可是足足练习了两周啊。要说厉害,还得是你吧,我可听说,在学校的入学考试上,你居然只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居然把李斯特的《钟》给弹下来了,十分钟啊,说老实说我真想把你脑子抠开,看看到底是怎么长的。”,朗朗开玩笑般说道。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6维来到柯蒂斯已经近一个月了。这段时间,6维的生活过得很平静也很充实,在柯蒂斯浓厚的音乐氛围下,6维如同一块干燥的海绵般,饥渴地吸收着音乐知识。他勤奋的表现,也让格拉夫曼十分赏识,就在上个星期,格拉夫曼正式通知他,可以跟着自己上小课了。这个消息,让6维激动了好几天,要知道,这样的待遇,在整个柯蒂斯,也绝对不会过十个人。

    而国内公司的展情况,也十分良好,在林雪的精心运作下,爱凌娱乐已经成为国内目前风头最劲的一家娱乐公司了。在6维的授意下,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星探小组,按照6维拉出的清单,开始逐步和那些艺人们接触,目前已经将业务开展到了香港。

    而对于这些人的安排,6维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出国前,6维已经将近几年来那些优秀的作品一一事先写了出来,并将其交给了唯一知道自己重生的秘密地晓凌,叮嘱她只要公司里进了名单上出现的新人

第四百章 突然的班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