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六0章 科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恶汉无弹窗 “子修科举是什么?长安那鄙夫又想耍什么花招?”

    曹操端坐中军大帐里看着风尘仆仆从许昌一路追赶过来的长子曹昂不禁疑惑的询问。

    曹昂年二十七生的器宇轩昂举止透着沉稳。

    “父亲这科举……却非一句话能说清楚。十天之前董在长安颁布科举法令。细作立刻送至许昌。六天前二弟并荀适侯霸更送来了有关科举的详细法令。荀少府看罢之后竟当场昏了过去……醒来之后急令孩儿八百里加急追赶父亲。这是有关科举的详细内容。”

    荀居然昏了过去?

    那是多沉稳的一个人啊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总是显得很冷静绝不会把喜怒表于脸上。

    非但是曹操包括鲁肃荀攸等人在内的谋士一个个面面相觑。

    莫非这科举法令又是什么阴谋?

    在这里需要简单的说明一下东汉以来的选才之法。在秦朝以前周以封国而治理天下选士也是依靠着世袭制度。周礼一下社会的阶级极为分明。国家有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呢有按照伦常依照血缘关系来世袭这各个职位直至春秋。

    春秋战国出现了客卿食客等游离于制度意外的士人为主分担忧愁。从而也就有了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的说法。这部分人有的是破落贵族但大部分都是以生活在底层的寒门庶子为主。

    始皇帝横扫六国实行中央集权。

    为帝王者为选拔民间的人才就设立出了察举制度。由各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物。由州一级推荐的士人名为秀才和后来地秀才性质不同);由郡一级推荐出来的人。叫孝廉。

    东汉以来为保证察举之人的才能实行了连坐的制度。

    就是说你如果没有真才实学而又被推荐一经查出来的话被推荐人同样要遭受牵连。

    这种制度一方面保证了被举荐之人的才干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就造成了世家力量越强大。朝廷之中的官员与世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甚至可以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来形容。

    试想如果你和我没有关系地话我又为何费力气去举荐你?

    你飞黄腾达了和我无关你倒霉了我却要跟着倒霉。所以到东汉末年就有官吏皆出于世家的说法。有能力。而没有背景的寒门士子就很难有出头之日。而那些世家门阀呢也因为这条连坐之法。使之实力越的强大。到最后就形成了连皇帝都无法制约的局面。

    至汉灵帝时世族力量已经格外强大。

    汉灵帝死之后若无世族门阀的支持各方诸侯甚至无法站稳脚跟。如原冀州牧韩馥那是正经的朝廷任命官员。可是袁绍却能轻而易举的把韩馥推翻依靠的就是韩馥手下世族之力。

    再比如董卓董两父子……

    董卓坐镇雒阳有大义之名。可是以袁绍为地士族门阀不愿意为承认他他就要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困局面;而董更是如此初到西域的时候。手底下地谋士不过寥寥数人哉?

    董卓的死还有第一次长安之乱无不是世族的一种反扑。

    董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用杀戮来镇压。幸好

第四六0章 科举-->>(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