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三五章 僧与帝(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恶汉无弹窗 在前文书中出现的周宾历史上确有其人。

    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在演义中也有出现)之父三国志中有记载:周鲂吴裨将军、鄱阳太守。父宾为咨议参军。

    印刷术出现了!

    但是要想看到成绩却不是一两日就可以做到。毕竟与历史上的印刷术不同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六百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行业完善起来。工匠设备等等诸如此类的相关事务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好在马钧在了解了之后对这印刷术也产生出来了巨大的兴趣。

    这是一件好事而且是一件造福苍生的好事!

    马钧说:“主公放心我一定会尽快做出完善的方案来……咱们有将做营有足够多的工匠让这套……哦印刷术达到完美。不过我需要时间还请主公耐心等候莫要太过心急。”

    马钧说的不错!

    董拥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他的将做营。

    如今的将做营经过马钧蒲元等人的经营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一个完善的机构。

    在外围是依照着甘信所设计出的流水操作线分门别类的进行各种部件的加工。这些部门是开放的甚至连曹操这种敌人也很清楚这些事情。但是想要渗透进去却是很难。

    因为部门与部门之间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联系。

    至少在许多人的眼睛里是这样看待将做营。而且。将做营之中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部门存在。这个部门是当年费沃开出来如今以马钧蒲元为核心专门进行物品地改造完善。

    董建起称为天工监能进入其中的工匠。不仅仅是要求高的记忆更需要足够的创造力。而且天工监在外人眼中。也不过是将做监中极为普通的机构从表面上看无甚特殊。

    至今天工监已经改造成功了许多物品。

    比如东汉时期地织机经马钧之手有五十蹑而改为十二蹑(蹑脚踏操纵板)是功效大大提高;由蒲元和马钧联合开出来的翻车能利用流水做动力。可以连续地提水灌溉。

    其中尤以天工监少司姜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设计出了龙骨结构。

    这龙骨结构是用于造船业上。三国时期的船只大都以平底为主。而龙骨结构的出现却使得这造船的技术出现了一个大跨步的飞跃。船只开始出现以尖底的形状。船舷下削如刃。横断面成V字形状船下设置贯穿收尾的龙骨用来支撑船身。不仅令船只更坚固同时抗御风浪的能力也随之加强。

    姜凉州天水人。

    涉艺颇多时常有奇思妙想出现。曾经在敦煌为兽医。后来加入了将做营。得到了费沃地看重。

    天工监设立之后又有费沃推荐。成为其中一员。

    在天工监诸如姜之类的人有不少。其中不泛在外人看来如同疯子一样的人物。不过在加入天工监之后这些人如鱼得水做出了不少的贡献。比如西平车也是由天工监出品。

    董当然知道一个事物从诞生到成熟需要足够的时间。

    而将做营聚集了无数优秀的人才把这印刷术交由马钧打理相信他一定可以快而完美的做出成绩。所以董不着急……他能够为三学等候十年地时间又岂能在乎这一点时间呢?

    不过马钧的另一句话还是得到了董的重视。

    “主公若印刷术成功实乃天下读书人地福分。可是您准备把这一事业交给谁来完成?”

    成批的书籍出现并且价格低廉。

    可以想像的出来天下士子会是如何的趋之若鹜。大批廉价书的推广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但

第四三五章 僧与帝(一)-->>(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