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 行路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或江东世族之后学生定会追随。可是……阿丑兄弟最大的问题是在于他并无甚追求。学生虽对他颇为赞赏但还不足以将身家托付。”

    蔡邕一笑“也许是他没有野心也许是还不到时候……罢了个人有个人的缘法既然元叹如此想想必已经有了决断。此事不必再提元叹回家后可有什么计划?”

    “学生希望能有些历练从最基础的做起把老师这些年教给学生的东西融会贯通。”

    “元叹有此打算也好雏鹰终归要长大搏击长空如今正是好时机。”

    蔡邕说完把车帘放下。师徒两人不再交谈车队在官道上飞快行驶愈行愈远。

    ******

    圉在古时有放牧之地的意思。

    位于睢水下游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草丰茂。许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中原最好的牧场。但随着农耕之术的进步人们依水筑城渐渐的就放弃了游牧变成今日的圉城。

    蔡家是圉城的大家族世代书香声名彰显。

    而如今蔡家数百年来最结出的名士蔡邕回来了自然也收到了当地人的欢迎。

    不仅仅是官绅还有许多当地的士子名流都在圉城外迎接。

    蔡邕早年是出名的傲气但经历了这多年的宦海沉浮之后也明白了与人相处之道。

    早早的就走下车仗和前来迎接他的人们把臂相谈。

    这一相谈自然又是一番风花雪月事车仗驶入了蔡家整整三日竟然都没有时间整理车仗上的书简。更不用说招呼董俷等人整日里被无数应酬缠的焦头烂额。

    董俷倒也不着急。

    蔡邕早年丧妻只有一个女儿。而去年女儿出嫁后家里也就没有什么人了。

    除了那些家仆奴婢之外诺大的宅院中倒是董俷的地位颇为然。而蔡邕也很率性在回家的第一天就对家中的奴仆说明:我不在时有事可以向董家贤侄禀报。

    俨然成了蔡家的主人让董俷哭笑不得。

    董俷没有虽蔡邕去出席各种应酬。那些之乎者也吟诗作赋北窗里的快乐他更无法理解。蔡邕有时还会奏上一曲但对于董俷而言那铮铮之音无异于对牛弹琴。

    所以去了一次之后他就坚决不再去了。

    当然董俷的行为在众多名士眼中无疑是粗鄙不堪。再加上他相貌丑恶更令人有一种扫兴的感觉。董俷不去他们也都高兴拉着蔡邕更是不肯放他回家。

    闲来无事董俷除了练武之外就是帮助蔡邕整理车仗上的那些书简。

    满满腾腾的足有数百斤重的书简要想整理下来的确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作。至少对于董俷而言绝对是无比的艰巨。而这个时候黄劭的作用也就显现出来。

    他对整理书简的工作颇有条理家奴不识字没关系他也会安排的很得当。

    董俷倒也非常乐得清闲他知道自己过去也是添乱索性在一旁观察黄劭的表现。

    一天、两天……

    董俷和黄劭并没有什么交谈却现此人的才能长于治理。再繁琐的事情他都能想出最

第五十五章 行路难-->>(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