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国,与Retek的技术人员一同工作,为这款专用芯片制定规格……93年6月,这款芯片开始应用于星辰的pos机上,使其性能开始接近于同类的国外产品,而价格却只不过是他们的6o%,这样星辰的pos机在市场上终于算是站稳了脚跟。
mIps的拆分重组完成后,张宸又开始考虑芯片生产的问题了。目前,像Retek这样本身没有晶圆生产能力的芯片设计企业,其产品主要都是交给IBm、hp和moto这样的大公司来生产,而这些大公司并不是专业的代工厂,他们只有在完成了自己的产品任务之后,才会为Retek这样的公司安排生产,所以在交期、价格和工艺提升上面,无晶圆厂的芯片设计公司会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由于位于国内的星辰微晶的生产工艺还不能满足采用mIps内核的高性能处理器的需要,因此在国际晶圆代工产业还没有成熟起来的今天,张宸认为他有必要在美国拥有一座高标准的晶圆厂。
经过一番考察,张宸现如果要全新建设或者全资收购一座8英寸晶圆厂,所需的资金至少需要6亿美元,这已经出了斯戴普斯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张宸开始转变思路,寻求与大公司的合作。斯戴普斯提出的条件是,收购一条8英寸晶圆产线3o~4o%的股份,从而将这部分产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过虽然王跃动与摩托罗拉的关系还算不错,但是最终还是被摩托罗拉婉拒了,主要原因是摩托罗拉认为这种合作方式将会影响到他自身的芯片生产。
不过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半导体巨头TI却对斯戴普斯伸出了橄榄枝。91年的时候,TI由于资金的缺乏,曾远赴台湾找到了王永庆,希望可以和他合作开半导体,但是被王永庆拒绝了。不得已,TI只好转而去找宏基的施振荣,不过现在TI与宏基的谈判暂时还没有结果,而斯戴普斯想要介入晶圆产业的消息则让TI如获至宝。最终,斯戴普斯出资2亿美元,获得了TI正在筹建中的一条八英寸产线35%的股份,另外,根据附加的一份技术合作协议,斯戴普斯可以派遣自己的技术人员进入该晶圆厂工作。张宸希望能够利用好每一个机会为国内,也为自己培养更多的芯片领域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