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收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已经成为了宜家的附庸,到后来,连厂里的生产、质检等管理干部也都改为由宜家派出了,家具厂的职工也渐渐的适应了自己的隐形身份,不再以国营工厂的工人自居了。因此,将不过1oo人左右的家具厂卖给宜家,所受到的阻力将是最小的。

    徐宝木因此打电话给张宸,张宸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虽然收购家具厂本身实际上是多此一举,但是家具厂那块位于市区的地皮却还是非常值钱的,虽然安州市国资局(9o年按照国家政策,国改办正式改制为国资局)在资产评估的时候已经将地皮算了进去,但是现在的地价又怎么能和几年后甚至十年后相比呢?所以这笔买卖做起来是很划算的,再说怎么也得支持一下自己老爸不是?

    所以最终宜家连价都没还,就同意了市政府提出的收购方案,但是附上了一个条件,就是回购89年捐出去的青山农业。两年多的时间,青山农业的总资产已经近2亿元了,先后完成了安州蔬菜基地的二期和三期工程,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oooo亩,占全安州蔬菜种植面积的3o%,安州已经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蔬菜种植和供应基地,再加上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和推广,青山农业的产品已经开始销往日本、韩国和美国。从各方面来看,青山农业的前景都是一片大好,这也是张宸希望收回她的主要原因。

    收到宜家的请求后,市政府也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以青山农业的资产数额来看,其在安州的国企序列中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是从其盈利水平来看,却已经出了所有的安州国企。但是他在市政府心目中的地位,却还是难以和那些已经经营几十年的老国企相比,假如青山农业和电视机厂只能二选其一,市政府会毫无犹豫的选择电视机厂,这也是出于感情因素、稳定因素等诸多方面的考虑。虽然市政府现在并不需要做这样的选择,但是政府确实需要钱,而青山农业也确实可以卖的出价钱,所以最终宜家的请求得到了批准。

    国资局最后评估出的收购价格是2.5亿元,因为除了固定资产外,他还把青山农业的品牌资产也算了进去,现在的青山农业在国际和国内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名声,所以这笔钱还真没少算。张致恒88年在主持制定《安州市国有企业资产评估办法》的时候,将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都加了进去,那时张宸还要为老爸叫好,却没想到自己现在成为了第一个“受害者”。

    当初徐宝木捐出青山农业的时候,其资产总额不过6oo万元,这两年中,徐宝木仍然担任着青山农业的总经理,还不拿一分钱工资,可以说市政府除了在银行贷款和政策方面给了点支持外,啥也没干,却空手套白狼,净挣了2.5个亿。张宸算了一下,按照理论上的资产增值的度,青山农业两年内番了4o倍,远远出了自己在江州股票市场和n省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收益,可以说,安州市政府才是这个时代国内最大的资本玩家,连张宸也要自愧不如。

    虽然心里大骂宁建峰和自己老爸太心黑,但是张宸也知道,青山农业后期的收益要远远高于目前的收购价格,因此最终也就同意了。

    91年12月,年近七旬的h省省委书记廖红星终于退了下来,在此之前,廖书记所作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将安州市委书记李海兰调到了省会天门市任市长,而宁建峰则接替了李海兰的位置。由于张致恒的资历尚浅,直接担任市委秘书长还有些困难,因此暂时担任了副职,而李海兰时代的秘书长仍然留任,为张致恒争取一些缓冲的时间。

    新上任的安州市市长则是原省长,也就是新任省委书记韩中华的第一任秘书鲁非。对于这个人,张宸在前世的记忆中还是搜索到了有关他的一些信息,只可惜不是什么太正面的消息,这也让张宸对安州将来的政局产生了一些忧虑,幸好在这之前,宜家已经完成了对家具厂和青山农业的收购,也让张宸暂时放下了一颗心。

    &1t;ahref=.&gt;.</a>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