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着养养神。”齐悦瓷替他遮掩着。

    如果不是在自家吃醉的,她才没那么好心情替他应付呢。

    “年轻人嘛……让他好生歇息吧,晚上你也别过来了,大家早些睡,明儿要去韩王府吃年酒。”叶老夫人按下心头的疑惑,笑着嘱咐道。

    与陈桦是从前就认识的,可阴差阳错,她嫁给了韩王。自己反而嫁给了英国公。再见面,不知是否尴尬。

    齐悦瓷含笑应是:“老太太没别的事。我先回屋去了。”

    “二夫人家的姑奶奶回来了,回头兴许去你那坐坐,你快去吧……”

    刚到听荷居,果然听丫鬟报说治大奶奶领着大姑奶奶过来了,她急命丫鬟迎出去。吩咐在前面小花厅待客。因邵槿在内室歇息,若是引到她素日起居的屋子多有不便。

    二夫人生有一子一女。女儿居长,另外还有一个通房生的庶女。

    这位大姑奶奶嫁的是成国公叔叔之长孙,家里虽比不得成国公府荣耀,却也袭了个上轻军都尉的闲职。庶女嫁给了保定府一个普通官宦家庭,夫君是个小小校尉,今儿没来。

    除了她们二人,还有乳娘抱着一个约摸两岁、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儿。穿着大红的衣裙,睁大双眼四处胡乱看着。

    “……恕我回来得晚,怠慢了姑奶奶。”她一进屋,两人忙站起来给她行礼。

    大姑奶奶与二夫人眉眼间有五分相似,身段婀娜。形容巧慧。穿着荔枝红缠枝葡萄文饰长身褙子,勾勒出纤细的腰身。脚上踩着鸦青色缎面绣淡绿色小花的绣鞋,整个人显得文静温婉不张扬。

    她轻轻笑道:“我们也是才来……妈妈,抱小姐上来给夫人磕头。”

    她说着向乳娘招手,女孩儿见了,笑得眉眼弯弯,嘴里哦哦哦的叫唤。

    齐悦瓷觉得好玩,试着从乳娘手里接过孩子,逗问道:“姐儿多大啦?”

    小丫头才多大,根本不懂事,眼见齐悦瓷发髻上的珠花颜色鲜艳,光晕流转,一把抓在手中,嘻嘻笑道:“姨姨……”

    大姑奶奶见她这架势,已是唬了一跳,再听她口里称呼,汗颜不已,苦着脸道:“婶娘莫怪……这孩子,先前怎么教你的……快放开,回去娘给你找一个好不好?”

    小丫头搂住齐悦瓷的脖子不撒手,生怕她母亲抢去她的东西的模样。

    齐悦瓷越发好笑,抱着她在罗汉床上坐下,摇头道:“她还小,有什么打紧,留给她玩吧。”

    她已经是大姑奶奶的婶娘了,孩子倘若再按着辈分唤她,她不得被膈应死。

    一面又吩咐画枕把预备的见面礼呈上来,是一对金项圈,一个玉如意,几个一两重的金锞子。

    “……哥儿可是在二嫂那里?”

    原来大姑奶奶上头还有一个儿子,今年八岁了,正缠着他舅舅教他射箭。齐悦瓷准备的是一套文房四宝和一柄未开刃镶宝石的匕首。

    大姑奶奶代替儿女们谢了,无奈地解释道:“在家里时,因他年幼,不允他骑马弄箭的。今儿来了看见他叔伯们聚在一处玩闹,心里痒痒得不行,再三拦不住……”

    孩子把玩了一会珠花,厌烦了,撂在一旁,在罗汉床上围着齐悦瓷爬圈圈,时不时扯扯齐悦瓷衣衫,眯着眼笑。

    齐悦瓷又有趣又担心,让丫鬟们四面扶持着,以免她一个不慎摔下来。

    大姑奶奶暗暗心惊,生怕孩子再做出什么冒犯的举动来,又不好开口让乳娘抱她退下。还是华氏暗中对她使了个眼色,笑说道:“听说今儿婶娘府上的戏酒极好?”

    进门时,婆子丫鬟们都把邵槿吃醉的事当做新鲜出炉的大消息在议论呢。她略微听了两句在耳里,亦是大奇。

    “……请的是奎花班的几个小孩子,左右是那几出戏,我听着就那样。”齐悦瓷吃着茶,不提邵槿醉酒一事,“大正月里,倒是便宜了这些戏班子,连未出师的小孩子都被赶上来了,可见生意有多好。”

    “可不是。京城出名的戏班子就这么几个,却有那么多府里要请,其实都听腻了,不过图个热闹而已……”华氏之父前两年外放了地方官,是大同知府,他家祖籍也不在京城,是以过年并无娘家可回。

    三人没什么要紧话,无非是些戏酒、衣裳、首饰之类的家常闲话。

    坐了半个多时辰,告辞要走。

    齐悦瓷留她们用晚饭,大姑奶奶笑着婉拒道:“母亲那里已经命人备下了,改日再来领婶娘赐饭。”

    送二人出门,她才疲累地回屋。

    日头渐渐落山,暮色上来,晚风拂过,寒意侵人,她不禁打了个冷颤。

    到了内室,邵槿仍在沉睡,她也不叫醒他,先去净房沐浴一番,才感觉松散下来。

    直到华灯初上,夜色四合,过了晚饭时辰,邵槿依旧不醒。她无奈之下,才起身到床前,摇了摇邵槿的胸膛,低声唤道:“起来吃了饭再睡吧,空着肚子……回头胃里难受……”(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