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七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再看向叶老夫人。

    “明儿只怕不行……”叶老夫人自然不会同意,沉吟着道,“你是知道的,过几日便要祭祖,许多事等着料理,她得帮我打打下手……不如等到出了满月,接他们母子回来,大家自己人好生热闹一番,你看如何?”

    别说洗三,就是满月,齐悦瓷也不能去。

    小小一个郎中府上,又是小辈生子,堂堂国公夫人怎好去抛头露面,没得叫人笑话英国公府没规矩。

    五夫人虽有些失望,但一想到能接女儿外孙回来热闹热闹,重又欢欣鼓舞起来。

    齐悦瓷亦是笑道:“二月里,天气暖和,二侄女儿的身子也健旺了,正是好时候……咱们便接了她母子来家赏杏花。”

    闻言,五夫人的最后一丝不满都烟消云散了,笑着告辞,转道赶去邀二夫人、四夫人明日去宋家,又要命下人准备明日一应动用之物,忙得风风火火。

    她一走,屋里才安静下来。

    叶老夫人留他们夫妻一同用早饭,两人想着饭后还要商议过年之事,来来回回的跑挺麻烦,也就应了,大家胡乱吃了点。

    过年、祭祖等事皆有旧例,其实并不麻烦。

    三人议了小半日,较往年略微添减一二,也就是了。

    用过午饭,邵槿去了外书房,齐悦瓷当真命人找了两包阿胶出来,又包了封一百两银子为随礼,叫画枕送去给五夫人,托五夫人多多致意。

    五夫人喜得笑逐颜开,逢人便夸齐悦瓷会待人,不拿大,一看就是国公夫人的气派。

    …………

    “……夫人,六爷命兴儿送信来了。”巧纂提着裙子往屋里走,满脸的笑意。

    六夫人一听,慌得放下手中做了一半的小衣,起身往外道:“人呢?快去传进来。”

    巧纂忙过来取了大衣裳服侍她换上,一面道:“在二门口等夫人传唤呢。奴婢知道夫人着急,已经作主让梨儿去领他进来了。”

    她是六夫人莫氏的一等大丫鬟,从院里一个洒扫的小丫头做起,服侍莫氏也有近十年了,主仆感情非同寻常。

    六夫人莫氏祖籍长安,是当地极有名望的一个望族,莫家更是长安书院的创办者。

    当时,三老太爷官居长安守备,接了家小同去长安住着。三老夫人眼看着儿子一日大似一日了,不免为亲事焦急。索性在当地给他相看了不少宦家千金。

    后来经交好的同僚女眷介绍,认识了莫家太太。一眼便相中了现在的六夫人。

    莫家的女子个个读书识字,六夫人也不例外。

    她扶着巧纂匆匆出了正屋,到前面小花厅里。

    兴儿由梨儿领着,在院门外等候,听得里边唤他。忙整了整衣冠,低头往里走。

    “小的给夫人请安。”他跪下行了大礼。

    六夫人身穿淡紫色绣折枝玉兰花的长褙子。挽着凌云髻,十足一个端庄典雅的大家子夫人的派头,含笑道:“是哪日从家里出发的,老太爷、老太太、六爷都好?”

    “都很好,小的是腊月十五离开长安的,本来昨儿早就能到了,因雪势太大。路上耽搁了一日……这是爷给夫人的信,还有大少爷的信……”

    他说着,从袖里取出两封密封的信,双手呈上。

    巧纂上前接过,奉给六夫人。

    六夫人忙打开。细细看了一遍,一开始似乎还挺高兴。越到后来,脸色越不好看,眉心蹙得紧紧的。

    兴儿并不知信里写些什么,见六夫人面色骤变,不由跟着悬了心。

    巧纂悄悄往信上瞥了一眼,看不清是些什么字,只好强笑道:“夫人,夫人……”

    “嗯,”六夫人愣了愣,才摆手对兴儿道,“你且起来……我问你,两位少爷这些日子读书可还用功?”

    兴儿不解她怎么忽然问起这个,连连点头道:“与夫人在时一样,每日必定亥时一刻才安歇,天未亮就醒了……老太太吩咐厨房,日日给两位少爷做了滋补的东西当宵夜。”

    莫氏出身书香世家,在两个儿子的前程上一向与六爷观点不同。

    邵家凭军功而起,子弟多重武轻文,六爷更是曾高中过武举,认为两个儿子理应子承父业。但莫氏心里不以为然,总觉读书人才是真正的清高,一力培养两个儿子走科举之路。

    毕竟,身为武将,朝堂安定之时尤可,一旦有事,自是首当其冲……

    好在三老太太亦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现在的东阁大学士陈大人便是三老太太的嫡亲弟弟。她竭力支持莫氏的想法,偏三老太爷不大管事,六爷不敢忤逆母亲,只得罢了。

    六爷为官的安康恰好与长安相距不远,莫氏便托家中父母兄长帮忙荐了一个颇有真才实学的先生到任上,请他教导儿子。她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待两个儿子一满十五岁,就送去长安书院苦读……不过,还不曾与六爷商议过。

    六夫人忽又问道:“老太爷可有信件要你带给七爷他们?”

    “有的,小的先来给夫人请安,一会子还得托哪位姐姐领我去见七爷七夫人。”他倒是说话乖觉。

    “知道了……那爷有没有交代你何时回去?”

    “爷令小的跟着夫人一同回去,路上人多也好有个照应。”

    “行了,梨儿,你先带他去见七夫人吧……”六夫人说着,示意巧纂赏给他几个银锞子。

    直到他们远去,巧纂才扶着六夫人回后头,轻声问道:“夫人可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儿,爷信上写了什么?”

    莫氏挨着炕桌盘腿而坐,一手支颐,一手拨弄着信纸,低头问道:“你还记得我们去年见过的那个……老太太姐姐家的小孙女吗?

    ……就是他们大爷的嫡女,十三四的年纪,削肩膀、细腰、眼睛大大的……”

    三老太太除了一个弟弟之外,还有一个亲姐姐,姐夫去年初由甘肃调任的山东巡抚。当时路经长安,因时间宽裕,顺道去安康瞧了瞧三老太太,阖家住了约摸十来日。

    临行前,三老太太还万分不舍呢。(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