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和对策也简单有了千多年的经验应付这些古板的问题自然是得心应手惟恐把主考官们的眼睛给瞪爆了经文也不是问题且不说我有微雕的样本儿以备不时之需就现在这种精神状态自是胜任有余长篇的经文空缺丝毫没有停滞地填了下去简直如同行云流水一般顺利。
所费工夫最多的就是依照避讳的文字逐一对照草稿上面的内容将不合规矩的字眼儿一个一个地替换掉而已这个任务耗费了我大半天的工夫最后确定无误后方才将所有的内容在正式的答卷上面认真撰写了一遍在天黑之前总算是完成了。
当我趾高气扬地敲响墙上挂的小铜锣走出厢房的时候大部分人还趴在桌子上面苦思冥想见我如此轻松写意地站在院子里面等候交卷其他的士子们都觉得非常诧异。
“三位大人已经有人答完卷子了下官请示是否可以放人出去?”负责我这一房的礼部官吏来到了本次科举的主考官权知贡举吕端面前。
“哦?”正在品茶的吕端与其他两位同知都有些诧异不由问道“糊名了么?”
“回大人的话业已完备!”那官吏恭敬地答道。
“那就放人吧!仔细检查一下该员的行囊不要出什么岔子!今次是圣上开的恩科一切都要谨慎行事呀!”旁边的一位同知嘱咐道。
“下官明白下官告退。”那官吏应声告退。
“许是交白卷的也说不定!”另一位同知笑着猜测道。
“现在下结论还稍嫌早了一些待到大比之后就知道了。”吕端说道。
“吕大人所言甚是!”两个同知附和道。
能被皇帝点中出任主考官的人自然是信得过的股肱大臣仅看吕端从开封府尹的位子上入直中书再道兼任此次恩科的主考官就知道皇帝对他是如何地器重了深明其中道理的两位知自然是不会放过丝毫可以巴结上这位朝廷新贵的机会。
“又一个交白卷的考生啊!”
我才走出考场就听到外面有人用非常不屑的声音悄悄地议论者扭头一看却是两个俏丽的小丫鬟想来是那位考生的随侍那两人见我看她们时却又有些不好意思。
“世人总喜欢以己度人这真是一个坏毛病为什么不能把人往好处想一想呢?”我摇了摇头来到了大街之上。
虽然离天黑还有些时候但是路上的行人已经少了很多沿街摆摊儿的商贩们也在忙着收拾东西准备回家。隆冬的天气说冷就冷只要太阳一下山温度就差了很多。
第二十四章 礼部应试(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