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的野战军只是太祖皇帝为了防止军队兵变夺权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人的军职。他以禁军为北宋军队主力把统兵权交给禁军三帅调兵权交给枢密院使其互相牵制。
禁军对皇帝虽然极度忠诚但是由于频繁轮换驻地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凡遇战事则临时委派统兵将领。再加上作战时必须严格按朝廷规定的阵图作战将领稍作更改即使战斗胜利也会被追究查办。这使得禁军无法使用反击、追击、偷袭等灵活战术最需要谋略的将领成了死背阵图的傻瓜使得禁军的行动迟缓列阵和出击呆板各兵种难以协同作战虽然人数上不断地扩充但是战斗力却江河日下最终成了人们口中的“冗兵”。
那禁军的头目身穿铠甲内罩软皮背心一身的金属护件被擦得铮亮手中一扶腰间的配刀正准备上前盘问的时候排风却从怀中掏出了一面令牌来对着禁军头目一晃就收了回去。
“得罪得罪!原来是杨老令公门下――”那头目看到令牌后眼睛一亮急忙喝退了身后众军士非常恭敬地给我们闪开一条路来。
我跟随着排风径直穿过内城的门洞向城里面走去。
汴梁城有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墙。外城为后周显德二年世宗柴荣下令营建为南北稍长的长方形城池城墙为夯土版筑共有城门和水门二十一座。内城前身即唐汴州城略小形状约呈正方形城墙亦为夯土建造有城门、水门十二座。皇城在内城中部布局仿唐洛阳皇宫砖砌城墙呈南北长的长方形周长九里象征乾阳之数受命于天。
汴梁城地处交通要冲有达的水系畅通的漕运。我们一路行来就见到了不少的船只经有水门径直入城交通十分畅快。布局在内城范围保留了唐汴州城由十字街分割的方块形坊制在外城却已形成纵横交错的街巷制。三重城墙相套代表了礼制上的最高等级。
“少爷天波府就在前面不远少时可到。”排风指着西北方向对我介绍道。
天波杨府在汴梁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因杨业忠心报国杨家世代忠良当今太宗皇帝赵光义爱其清正刚直不善巧言献媚的性格敕令在内城天波门的金水河旁建无佞府一座赐钱五百万建起了“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
由于天波杨府距离天波门甚近又是军方要员同时受到太宗皇帝的恩宠故此守城的禁军
第九章 有宋之都(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