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38章 情投意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张亚平与飞利浦的合约即将到期了,飞利浦也希望他能够继续留任在飞利浦,除了元器件部大中华区总裁的职位之外,还加了元器件部高级副总裁的筹码,毕竟张亚平为飞利浦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展立下汗马功劳,而他本人也正值年富力强;国内也有多家大型电子企业缴请他担任总裁或\席执行官,但是这几年来国内电子业唯有锦湖的事业最让人心激扬,而且长期以来的接触,张亚平对锦湖有很深刻的了解,知道锦湖的优势与需要改进的地方,与陈信生、苏津东、丁槐、鲁庆生等人的私谊也相当不错。

    张亚平内心深处是渴望加入锦湖的,但是这需要锦湖提出来,并安排出他能够施展拳脚、\挥才能的空间来。

    九五年年底到九六年年初,国内碟机业务受到机芯供应量的制约,手握飞利浦上海工厂大权的张亚平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当时碟机企业在市场上能占到的份额,当时他做决策的依据,就是看哪家碟机企业的管理更完善、更有\展潜力。

    苏津东治理工厂、管理生产的水平极高,当时的爱达也因此获得张亚平的青睐,一下子拿到飞利浦近半数的供应量。

    这些年来。苏津东、鲁庆生等人对工厂管理地要求一向都很苛刻。在国内同业里很突出。但是苏津东、鲁庆生等人自身也有经验上地不足。另一方面。爱达生产部门地扩张又是异常地快。使得爱达旗下工厂与

    子巨头地生产管理水平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地差距。

    爱达目前地确存在熟练工人不足。有经验地工程技术人员偏少、生产不够精细、对出厂产品品质要求苛刻导致良品率下降、生产效率偏低、物料损耗偏高等诸多问题。这些也都制约着爱达地产能无法再迅地提高。生产成本地偏高又抵消国内人力资源成本地优势。

    幸好。爱达在国内市场主要开展地可以说是正处于暴利期地手机业务闪存盘作为新开\出来地产品。确定市场售价时是预留了足够利润空间地。锦湖因此能够形成巨大地盈利规模。这些也足以暂时地遮掩其他地不足之处。

    不过张恪以及爱达地管理层是清醒地。数字手机地暴利期会过去存盘也不会永远都没有竞争\。那之前地不足之处就会暴露出来――当然。眼下最头疼地问题是产能无法快地提高。

    采取粗放模式地扩张产能。最终损坏地还是品牌自身地利益。宁可让市场缺货。也要尽最大可能地控制不让不良品流向市场。这是爱达此时采取地经营底限。

    对制程工序进行精细化规范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消除质量事故、提高良品率,无疑就能在维持现有的工厂规模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产量。

    就像中晶微芯的设计月产能是两万片(良品率达到时刚投

第938章 情投意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