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列举了吃空饷的17种现象,除干部外,中小学教师中也很普遍,凡有“国编”者。都有可能钻空子吃到空饷,在全国各地上上下下各行各业都有。如有的单位官位有限摆不平,为照顾“退居二线”的老资格,就专门安排吃空饷,或挂副职不干事,或搞个人大、政协衔享受某级待遇。又如改革开放之初各单位曾鼓励干部“下海”,为免除其后顾之忧,搞了“保编”留后路,待遇不变,经商失败还可回来,但回来己无事可干。有人停薪留职,有人停职留薪,二十多年下来,不但未作清理,而且形成惯例,其后更不断有新的保编者,凡能保有“国编”,不干事也可拿工资,造成冗官无数。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过破除“铁饭碗”,但其破除者仅是对准国企工人,拥有干部编制的“铁饭碗”却少有破除者。改革的手术刀可以指向各处,唯独不敢指向干部官僚特权阶层,冗官问题于是成了长期困扰着某国改革的老大难。拥有国家干部编制者既均由国家财政开资,于其单位财政是只有进而无出,只有利而无害,于是乎就有人长期休病假,工资照拿。有人未到年限就提前办退休,不行就开假证明办病退,不干活由国家包养。对此甚至有些领导也很关照,团体内是互助照顾,反正都是国家开支,吃点空饷无人眼红。有人估计在某国坐吃空饷的人,其数有上千万。
吃空饷的形式还有很多,大大小小都与官僚特权有关系,造成冗官冗费。
除此以外,还有数目巨大的庸吏,他们成天上班,看似吃正饷,但上班并无正事,有正事他们也干不了。相当多的机关作风懒、散,上班就是扯淡看报喝茶,有的干脆上网玩游戏、聊天,衙门虽大却效率低下。
所谓庸吏,即碌碌于位而不作为的官员,或靠关系上岗却无才无能什么也干不了的官员,这种人各单位都有,而有些清水衙门,就是专门安置享有特权的庸人的。比如工会组织,跟西方的工会相比,他们绝对是滥竽充数素餐尸位,他们十多个干部,除了从职工工资中每月扣收“工会费”,一年下来给职工发几桶食用油外,并未见为职工作什么服务,也无须工会提供什么服务,而工会组织在各“国编”事业单位都有,还有妇联等“群众组织”,都是清闲衙门,由国家开资,各单位能力较差的干部或享有特权的人都归编工会、妇联,用纳税人的钱养了一大批庸吏。
冗官庸吏看似不是贪官污吏,所得工资不一定很高,清水衙门福利也不一定好,但他们不劳而食,较之辛劳的工人农民是食利阶层,如万州李某等多是有权力关系背景的,相比于公勤实务人员其地位相当优越,是拥有特权的人。且其数目巨大,事业单位的干部编制到底有几千万人,一直是个未知数,财政上是无底洞。
冗官庸吏们耗费的国脂民膏其实并不比贪官污吏少,政府明知其弊却百般优容,不敢向他们开刀,生怕他们“上访”,对庸吏不敢得罪。三十年来有过十多次机构改革,却连保编坐吃空饷这样明显的弊政也革除不了,
第704章 隐性腐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