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08章 升任大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并因以太后诏诛戮**宫省的中常侍管霸、苏康等,得到士大夫的拥护。建宁元年八月,窦武与陈蕃定计翦除诸宦官,后事机泄露,结果兵败自杀,被枭首于洛阳都亭,宗亲、宾客、姻属悉被处死,家属徙日南。

    至于何进,下场与窦武一样,不说也罢,以此观之,大将军之尊号不详,主公不可受之!”

    吕布听了王朗这番话,大惊,这个大将军竟然是如此邪门的尊位,简直是谁坐谁死。

    吕布便固辞不就,接连推却了四次,按照这个时代的礼仪,像大将军这种尊位封赏是要拒绝三次才能应诺,但吕布拒绝了四次,天子刘辩、太后何莲明白,吕布是不想做大将军。

    天子刘辩、太后何莲顿时慌了神,吕布到底想要坐在哪个位置,难道是至尊宝座?

    董昭入宫面见天子刘辩、太后何莲,献策道:“奉先公之功,可比卫青、霍去病,当年卫青、霍去病加官为大司马大将军,冠加大司马后,其位秩不变,大司马大将军尊比丞相,大司马大将军除外掌兵政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可进入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如此便可全面辅佐天子、太后处理军政大事。”

    刘辩欣喜道:“既然如此,朕便封吕卿为大司马大将军!”

    董昭摇头道:“陛下,成帝末确立了三公制,大司马后面不再联以将军之号,和丞相、大司空并列为三公,三公为皇帝的三个最高辅政之臣,但仍以大司马居首位,而本朝建武二十七年,改大司马为太尉,以后不再见大司马的名称,而大将军留存下来。

    然则历任大将军皆有不法之举,与皇帝不睦,奉先公不愿重蹈之前大将军之覆辙,不愿接受大将军之位。

    微臣建议,依然保留太尉之职,而将大将军改为大司马,如此一来,奉先公定然欣然接受!”

    董昭嘴角掠过一丝窃笑,恐怕天子刘辩、太后何莲都记不得了,当年颠覆西汉的王莽就曾担任过大司马。

    王莽幼年坎坷,父王曼、兄王永先后去世,由其叔父们抚养成人。青年时期的王莽,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尊敬长辈,被誉为楷模。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汉成帝建始十一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后其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当时朝中的许多知名人士都为王莽说好话,汉成帝也认为王莽很贤能。

    王莽的表兄、王太后的外甥淳于长发迹在先,地位超过了王莽,而且他善于阿谀奉承,又曾为汉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出过力,深受汉成帝信任。很快升为卫尉,掌管皇宫的禁卫,成为九卿之一。这时大司马王根准备退休,很多人认为淳于长应继任大司马。王莽为了扳到他仕途上的竞争对手,秘密地搜集了淳于长的罪行。然后王莽利用探望的机会告诉王根。淳于长暗中为接替担任大司马已做好了准备,他已经给不少人封官许愿了;同时又说出淳于长与被废皇后许氏私通之事。王根大怒,要他赶快向太后汇报,王太后让成帝罢免了淳于长。查清了他的罪行,在狱中将其杀死。

    在淳于长死后

第708章 升任大司马-->>(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