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八十五章 蔡京献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皆是我大宋栋梁,朕不如说出来,与大家参详如何?”赵孝骞垂着眼皮淡淡地道。

    众人精神一振,脸色顿时露出喜色。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考题走来了!

    蔡京反应最快,当即便起身拱手:“臣等能为官家分忧,正是分内之事,官家但说无妨。”

    赵孝骞耷拉着眼皮,淡淡地道:“诸位认为,我朝重文轻武之习气,妥当否?”

    蔡京毫不犹豫地道:“不妥当!这件事臣很早以前就察觉到了,一直想上疏直谏,可惜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自古阴阳并济,方为浩然正道,世间善恶皆存,文武皆重,国祚方可致远,如今大宋王师虽说数年前在官家的英明指挥筹谋下,打了几场扬眉吐气的大胜仗,令天下人对我大宋王师从此改观。”

    “可天下仍然存在重文轻武的习气,对那些戍边抗敌的王师将士仍然看不起,臣以为,这种风气早应改变了。”

    赵孝骞绽出了笑容。

    蔡京这人,确实是个人才。

    话才刚起了头儿,他便精准地看出了自己的心事,并且说得振振有词大义凛然。

    历史上留名的奸臣,怎么可能是简单货色?

    奸臣只是坏,他并不蠢,至少人家这眼力,这揣度圣意的精准判断,许多所谓的忠臣拍马都追不上。

    蔡京说完后,在座的众人都暗暗撇了撇嘴。

    蔡京能精准揣度官家的心思,他们难道不会?

    每人发一张卷子公平作答不好吗?非要抢答,他说的都是我的词儿啊。

    蔡京已经把大家想说的话说完了,众人只好一连迭点头附和“俺也一样”。

    赵孝骞终于慢悠悠地说到了正题:“待国库恢复元气,充盈起来后,朕将会主动发起战争,灭夏,灭辽,灭吐蕃,黄头回纥……总之,朕不喜欢大宋的周边林立一堆乱七八糟的邻国,不如全部统一了。”

    “如此,大宋未来需要用到我王师将士的地方太多,若是武将士卒的地位不能升一升,将士岂会甘心为大宋效死?”

    “另外,大宋如今不缺士卒,但缺良将,朕还打算在汴京城新设一个讲武堂,为大宋培养将才帅才。”

    “只是大宋重文轻武,积弊久矣,朕若在朝堂上提出这个想法,恐怕会有很多人反对……”

    说着赵孝骞忧心忡忡地一叹:“改变重文轻武的现状很艰难,新设讲武堂更是违了祖制,朕估计大约连政事堂的诸公都不会答应。”

    话说到这里,赵孝骞闭嘴不言了,但未尽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白。

    蔡京等人自然听懂了,众人面面相觑。

    官家今日说出这件事,当然不是跟大家闲聊,既然说出口了,说明这件事既是考题,也是机会。

    机会给你了,抓不抓得住那是你的事。

    每个人心中既激动又紧张,依稀有一种回到当年科举考场上的感觉,下笔作答的每一个字,都影响着自己的人生前程。

    良久,蔡京突然道:“官家,臣有个不成熟的法子……”

    赵孝骞含笑注视着他:“你

第九百八十五章 蔡京献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