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七十二章 入城除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取走了应天府历年的账簿后,官员们便感到大事不妙。

    查账,是最方便简洁且有效锁死在任官员罪证的方式。

    应天府的账簿从来是准备了阴阳真假两种账簿的,只是假账簿向来是为了应付朝廷官员下来查核。

    但偏偏韩忠彦不按套路出牌,人还没进城就下令随行的禁军取走了账簿,效率简直是迅雷不及掩耳,让李淮和官员们根本来不及准备,于是应天府的真账簿就被他们取走了。

    账簿被取走后,基本已经锁定了应天府官员们的下场。

    若只是贪墨一点钱财土地,以大宋如今宽松的政治环境来说,或许罪不至死,但官员们都很清楚,什么叫“拔出萝卜带出泥”。

    坐实贪墨不可怕,大不了罢官流放,但监察大夫韩忠彦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他亲自来到南京,查账只是顺带手的事儿,他真正要查的是下邑民变的真相内幕。

    这可就真要人命了啊!

    此刻的官署内,一群奸臣贪官仍在开会。

    李淮状若疯狂,正口沫横溅地安抚人心,他疾言厉色地告诉在座的官员们,不要害怕,韩忠彦能查到的无非是贪墨钱财土地,民变这种事,在账簿上是查不出来的。

    只要大家咬死了不松口,把所有的黑锅都推到刘泽宁身上,事情仍然死无对证。

    朝廷能坐实咱们的,只有贪墨,最坏的结果不过是罢官流放,本官有恩师在政事堂暗中支应照拂,只等风头过了,咱们依然能官复原职……

    毕竟在大宋这种善待文官士大夫的宽松环境里,文官们贪点钱财算事儿吗?

    如演讲般慷慨激昂的语调,却激不起在座官员心中的一丝波澜。

    能当上官儿的都不傻,每个人其实都很清楚,自己大祸临头了。

    李淮嘴上的安慰,比渣男发的誓还不靠谱。

    下邑民变,是根本不可能掩盖得住的,因为它根本已脱离了南京留守府的掌控。

    皇城司只要稍微一查,真相就会水落石出,在座的谁都跑不了。

    如果李淮一开始不轻举妄动的话,刘泽宁查出来的东西再严重,都可能只是罢官流放的后果。

    然而李淮却为了保住官职和富贵,偏偏选择挑起民变,杀刘泽宁灭口,从那时起,所有人就已走上了绝路。

    李淮下的这一步棋,委实是愚蠢至极,把所有人都害死了。

    一番慷慨激昂的安慰后,官员们没人出声,许久之后,李淮似乎有些困意了,打了个呵欠道:“天色不早,咱们且先安歇吧,记住了,咬死了不松口,朝廷便拿我等没有办法,民变的事牵扯不到咱们头上。”

    众官员强笑应是,大家起身散去。

    天色依然漆黑,此时还只是深夜,城内一片寂静,依稀只闻此起彼伏的几声犬吠鸡鸣。

    然而就在此时,几道身影匆匆走出官署,这些人前后出门,每个人的手上拎着简单的包袱细软。

    他们穿着普通百姓的粗布衣裳,神色慌张地避开门前值守的差役,各自朝应天府四个方向的城门奔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

    这些逃离的人,全都是应天府官员,其中甚至包括了南京留守李淮。

    是的,刚才那番安慰人心的演讲,谁都没当真。

    这些老狐狸对局势的判断都非常清醒且理智,每个人都很清楚,大势已去,大祸临

第九百七十二章 入城除恶-->>(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