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赵孝骞此刻才特别痛恨挑起民变的幕后指使。
这一次若是查实,无论是谁,必须下狠手惩治,以儆效尤。
现在刘泽宁在路上,他的安全很重要,赵孝骞思忖许久,叫来了陈守。
陈守如今是禁军诸班直都指挥副使,也算是大权在握了。
赵孝骞令陈守遣宫中禁军班直千人千骑马上出京,于半路上迎候赵歙和刘泽宁一行人,保护他们的安全,护送他们回到汴京。
在这个非常时期,刘泽宁还活着的消息传出去,很难说有人会不会铤而走险,再次对刘泽宁动手。
吩咐过后,赵孝骞接下来只能等待。
等南京的消息,等狄谘平息民变的消息,同时也在等刘泽宁回京的消息。
两日后,狄谘终于传来了消息,应天府辖下下邑楚丘两县的民变,已经顺利平息。
涉事的乱民共计四万余,狄谘令人仔细审问后,拿下了数百名挑起民变的豪强地主,其余盲目跟从的乱民,被严厉告诫后,释归其乡,不再追究。
甄庆也从下邑县会亭镇传来消息,经过冰井务刘单的亲自审问,下邑知县陈素交代了一切。
民变果然是南京留守李淮暗中挑起的,在挑起民变之前,李淮便给陈素送了密信,让他默许甚至暗中煽动民变。
而陈素这些年为官,有不少把柄握在李淮手里,对李淮的话不得不从,明知是掉脑袋的下场也只能听从,因为陈素被拿捏的把柄同样也会掉脑袋。
南京留守李淮挑起民变的目的很简单,他要刘泽宁死。
因为刘泽宁来到应天府后,他在干一件让李淮毛骨悚然的事,他下到了辖下各县各乡,开始明察暗访。
也不知李淮在应天府为官这些年,究竟干了多少丧心病狂的事,总之就是不能查,查不得,查下去会有很多人掉脑袋。
于是这才促成了李淮心生杀机,挑起民变置刘泽宁于死地。
算盘打得很精,刘泽宁一死,李淮便上奏朝廷,一切黑锅都推到刘泽宁头上,而南京诸官员,顶多落个不痛不痒的处分下场,撑死了被罢官免职,总之命能保住。
只是挑起民变这种事,李淮也是生平第一次干,没什么经验,他更不知道,民变一旦发生,根本不是人为能控制的,朝廷都只能派出兵马平定,更何况他这个南京留守完全罩不住场子。
看完甄庆的密奏,赵孝骞的脸色变得铁青,一股怒火在胸腔弥漫翻腾。
为了一己之私,不惜让数万人跟着陪葬,不惜让偌大的应天府陷入动荡,这样的人该死一万次!
有了下邑知县陈素的供词,南京那边韩忠彦和李清臣的调查已经不重要了,李淮的罪已坐实。
别的不说,仅是暗中挑起煽动民变这一条,足够让李淮枪毙半个时辰了。
“老郑!”赵孝骞厉声喝道。
郑春和神色慌张地出现在殿内,听官家的语气就知道,此刻正是龙颜大怒之时。
“遣快马给狄谘下旨,民变平息后,麾下殿前司兵马不急着回京,马上率部赶赴南京城下,把
第九百七十一章 罪大恶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