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七十章 推诿撇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若非大宋南京出了事,赵孝骞问起李淮的履历,恐怕曾崇兴仍没能进入他的视线中。

    “慎年先生,不必拘礼,坐下说话吧。”赵孝骞温和地笑道。

    曾崇兴忐忑地坐下,神情愈发不安。

    下邑县民变的消息传来,曾崇兴当时就知道大事不妙。

    下邑县是南京的辖县,而南京留守正是他的学生李淮,如此严重的大事,朝廷平定民变之后,必然是要查实追究责任的。

    可以说,南京官场上的那些人一个都跑不了,首当其冲的便是李淮。

    南京辖县出了事,第一个问罪的当然是南京留守,不然呢?

    曾崇兴并不知道南京地面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当李淮的奏疏送进汴京朝堂,把民变的责任推到监察府官员刘泽宁头上时,曾崇兴愈发察觉大事不妙。

    李淮远在南京,算是封疆大吏,可他对这位即位不久的官家并不熟悉。

    但曾崇兴不一样,他每天在政事堂办差,对官家太熟了。

    他知道官家不是那么容易被糊弄的昏君,如果李淮在奏疏上主动承担责任,主动请罪,那么官家可能不会想太多。

    可李淮却偏偏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刘泽宁身上,事情就复杂了,而官家也起了疑心。

    不得不说,李淮走了一步蠢棋。

    他错误地以为官家会相信他的一面之辞,他以为化被动为主动,会让官家转移注意力,把怒火迁到监察府头上。

    但他并不知道,这一代的大宋官家是在战场上历练过的,他的头脑清醒,手段狠辣,即位这大半年来,被他罢免处置甚至斩首的官员,已有数百人了。

    大宋历代帝王对臣子都没如此强硬过,除了赵孝骞。

    李淮让监察府背锅的奏疏送进朝堂,曾崇兴的心便沉入了谷底,他很想当面指着这位曾经的弟子破口大骂,骂他自作聪明,骂他愚蠢至极。

    朝廷平乱的军队派出去了,监察府的两位首官也亲自去南京了,皇城司的勾当公事也亲自去了,事情越来越严重,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已不是李淮这个南京留守能掌控的了,是李淮把自己推进了火坑。

    曾崇兴急得六神无主,因为他很清楚,一旦李淮落马,他这个曾经的恩师,这些年不遗余力把他推举上来的副宰相,也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曾崇兴很想给李淮送去密信,斥责也好,痛骂也好,终究还是想再当一回老师,告诉李淮接下来该如何正确应对,如何自救。

    可当曾崇兴刚产生这个念头,他便赫然惊觉自己被监视了。

    从政事堂到自己的府邸,总感觉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不用问,必然是皇城司的眼线。

    这种情况下,曾崇兴根本不敢轻举妄动,一旦密信送出,被皇城司的人半路截下,他曾崇兴就是罪上加罪。

    惶恐不安地等着南京的消息,直到今日,他在政事堂神不守舍地办差时,突然有宫人传话,官家召见。

    此刻曾崇兴坐在赵孝骞面前,心跳陡然加快,看着官家平静温和的脸庞,根本观察不出半点情绪端倪,曾崇兴心中愈发没底了。

    宫人奉上茶水,赵孝骞端盏笑道:“这是朕曾经亲手所创的茶,后来朕的父王出

第九百七十章 推诿撇清-->>(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