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八十九章 会错圣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财肥己,百姓都可以上监察府告状。

    自古民告官是非常罕见的,就算告赢了,百姓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民间流传所谓鸣冤鼓,闯宫门过钉板等等,虽说只是野史,但它不算太野,还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

    比如宋律就有明文记载,民告官不问对错,百姓首先要挨二十脊杖,挨了脊杖后再说正事,至于这脊杖挨了后活不活得了,看命够不够硬了。

    读书人寒窗十余载当上了官儿,皇帝也好,朝廷也好,首先要维护的,是官的威严,如果随便什么阿猫阿狗想告官就告,告不赢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这天下的阶级和法律不是乱套了么。

    这次京畿地区的百姓联名越级呈上的诉状,也是迫于无奈。

    人若没有逼到走投无路,活不下去的地步,谁也不会选择如此艰难凶险的告官的决定,用自己的性命来赌一个渺茫黯淡的结果。

    监察府收到了百姓的诉状后,韩忠彦还是颇为重视的,毕竟这是监察府设立以来的第一桩案子,监察府能不能在朝堂和地方上立威,就看这一桩案了。

    于是韩忠彦当即便向赵孝骞面奏此案。

    没错,监察府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任何事务不必经过政事堂,可直接奏于皇帝,这就是独立出来的监察权。

    赵孝骞当即便下旨查办此案,并令皇城司负责侦缉,查实涉案人等,搜集证据。

    接连几日,案情都在稳步进展中,皇城司很快拿到了罪证,监察府和皇城司商议后,很快拟定了犯官名单,共计十二人,由甄庆面呈官家。

    拟定犯官十二人,是监察府和皇城司共同的决定,韩忠彦与吕惠卿等官员是经过慎重商议的,但他们的思维却还停留在旧的秩序里,仍然默守着官场的潜规则。

    除了十二名犯官,这桩案子并没有往更深处挖。

    没想到名单送上去后,甄庆被官家骂得狗血淋头,然后甄庆灰头土脸地告诉韩忠彦,官家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为了这桩案,甄庆差点被官家当场罢官。

    这下韩忠彦慌了,吕惠卿也慌了。

    官家骂的是甄庆,虽然没有半句涉及监察府,但韩忠彦仍然感觉官家的巴掌狠狠地扇在了自己的脸上,火辣辣地痛。

    很显然,这桩案子如何处置,已不能遵行以往大宋官场的潜规则了。

    官家要的是连根拔起,要的是除恶务尽。

    监察府立威,这种不痛不痒的结果是不行的,起不到震慑百官的作用。

    韩忠彦终究比甄庆更聪明,他立马领会了赵孝骞的意图。

    官家这是要干大事呀!

    看着桌案边一脸苦涩的甄庆,韩忠彦起身朝他行了一礼:“甄勾当受苦了……”

    甄庆脸颊微微一抽,索然叹道:“没受苦,我只是命苦。”

    确实命苦,皇城司只是辅佐监察府,负责侦缉查办,真正做决定,拟犯官名单的,是监察府这几位。

    结果甄庆傻兮兮地自告奋勇给官家送上名单,挨了一顿臭骂。

    顿了顿,甄庆神情认真地补充道:“下次送犯官名单,你们去,我不去了。”

    韩忠彦和吕惠卿连连点头:“理当如此,轮也该轮到监察府挨骂了。”

    旁边的李清臣忍不住道:“诸公这话实在是……咱们痛定思痛,把官家吩咐的差事办漂亮了,大家都不用挨骂,岂不更好?”

    甄庆愈发委屈:“那我今日挨的骂算什么?”

    李清臣叹了口气,道:“只能算你倒霉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