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延禧本就不是什么励精图治的人,他推行新政不过是见辽国日薄西山,国库岁收一年不如一年,而在军事上,辽国对大宋一败再败,将士们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如今更是闻宋军之名而色变。”
“耶律延禧心中着急,害怕自己成了亡国之君,于是不得不谋求变法,为辽国续命。”
“可惜他志大才疏,性情荒淫,刚即位那段日子倒是有几分励精图治的样子,后来新政触碰到辽国太多权贵官员的利益,又没有整治和解决问题的魄力,只是一味地妥协,要么就是逃避。”
“于是后来新政被弄得半死不活,而他,自从选秀充实后宫以来,索性连朝会也不上了,终日沉迷于后宫美色,最近半年里,新政几乎成了一纸废文,没人在乎了。”
赵孝骞失笑,变法变成这副德行,耶律延禧果真没让他失望。
“辽主怠政,如今辽国是何人在主持变法一事?”赵孝骞问道。
萧奉先嘴角一勾:“是萧兀纳和臣,我们二人深受耶律延禧信任,尤其是萧兀纳,耶律延禧更是将朝政托付于他,如今的萧兀纳,可以说是辽国的半个皇帝了,内外诸事悉由他一人而决。”
赵孝骞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只是淡淡地道:“辽国变法变成这副德行,恐怕你和萧兀纳二人也是功不可没吧?”
萧奉先笑了:“臣忠于的是大宋官家,辽国,臣之仇寇也,令其亡乃臣之使命,辽主昏聩无道,亡国已是定局,既如此,臣不介意添上一把火,为官家立功。“
赵孝骞笑着端杯相敬,萧奉先惶恐起身,恭敬地双手捧杯一饮而尽。
“萧兀纳呢?他还忠于大宋么?”赵孝骞问道。
萧奉先叹道:“臣与萧兀纳来往不多,观他神色,隐有不甘不忍,奈何辽国已现亡国之兆,萧兀纳回天乏术,他对官家的忠臣纵不如臣,至少也是靠得住的,否则辽国变法不至于被弄得一塌糊涂。”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
这货的脸皮……恐怕比自己还厚。
关于忠诚的话题,不仅踩了萧兀纳一脚,还貌似无意地吹捧了一下自己。
辽国灭亡之前,萧奉先提前跟萧兀纳争宠,以谋前程,心情与动机还是能理解的。
赵孝骞并不在乎萧奉先和萧兀纳如何争宠,那是以后的事。
他关心的是辽国的现状,然后默默计算辽国的气数还剩几何。
如今大宋的情况,其实也不算好,不仅国内问题杂多,而且国库也空虚了,目前只能休养生息,积攒国力。
所以尽管赵孝骞很想对辽国动手,无奈没钱没粮,支棱不起来。
如此,只能让辽国继续内乱,继续烂进根子里,让这座大厦摇摇欲坠,将来王师北伐,只消轻轻一推,大厦便轰然倒塌。
当然,相信耶律延禧也不会让他失望,毕竟将朝政国事全数托付给两位铁杆辽奸,这本身就说明了耶律延禧有着足够的亡国实力。
从萧奉先的口中,赵孝骞充分了解了辽国的现状后,心情终
第八百八十六章 亡国之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