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还有明镜高悬的牌匾。但他头戴的却是一顶黑铁精钢头盔,身上穿的还是那身亮麒麟锁子铠甲,看上去滑稽。
岳云有些忍俊不禁,笑着问道:“孟将军,你就这身打扮审案啊?”
孟邦杰也是苦笑道:“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最开始时,我也是觉得有些不伦为类的,换了衙门内存放的通判官服,穿戴齐整了去审案。但只干了几天就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每天光换衣服的时间都要担搁不少,知府是一套衣服,通判也是一套,防御使又是一套……所以后来我也懒了,就穿盔甲算了。开始百姓也觉有些不习惯,但两个月下来,也慢慢适应了。”
他此时吩咐人在自己左边给岳云也摆了个座位。岳云坐下后,却发现在孟邦杰右边,亦放了一张椅子。
他开始还没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但片刻之后,只见一名身着长衫,余岁的文士一路小跑地进来,坐在那张椅子上,岳云才回过神来,原来这人就是孟邦杰之前提到的两位师爷中的一位。
岳云暗自好笑,他再看看了两侧站立的衙役,也是个个身披精铁铠甲,手拿红木水火棍,明显就是军中的士兵拉来凑数的,看上去倒比正牌的差役更要杀气腾腾一些。
这时,一名衙役已经将原告带了上来,这原告是一名穿着青底竹花纹锦衣的公子哥儿,手中拿着一把折扇。年约七八岁,虽然衣着整洁,却是脚步轻浮,加之脸上隐约带着股邪气,让人感觉有几分纨绔子弟的印象。
―――――――――――――――――――――――――――――――
新的一周到了,新晨向大家拜求推荐票,求收藏!希望在大家的支持下,让本书有个好的成绩,这样新晨也就有动力把波澜壮阔的后续情节写得更好。
其实在初年那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版的战国七雄时代:金、宋、西辽、西夏、、大理、吐蕃,七雄并立,当然,蒙古和吐蕃此时还未统一,较弱,但其中的纵横捭阖一样惊心动魄。曾经有读者在书评区留言问我究竟写不写岳云造反,难道只是一味匡护宋朝吗?其实我想说的就是:我们不要仅仅盯着宋朝,也不能仅仅只着眼于宋金之间的战和关系。目光要放得更远一点,咱们云哥儿的志向可不仅仅局限于南宋!后面的情节将会越来越精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