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还真的没想到如此行事呢。”秦桧握紧王氏的手,一脸奸笑地说道。他对自己这位夫人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我这就写奏章,向官家举荐岳飞那厮处理此事!”
天朝议之时,秦桧便胸有成竹地将安置百姓所需的粮食和银钱报了出来。
他出列朗声道:“经老臣昨夜通宵测算,如若百姓数量为万,南返之后按半年的粮食计算,需要提供万石粮食。眼下尚是夏天,衣物、房舍等尚勿须担心。但进入十月后,天气转冷,为防百姓冻死,则必须建设大量房舍,为其提供被盖、过冬衣物……这笔费用至少需要三百五贯。”
这时,朝中群臣都听得鸦雀无声,他们大多都知道眼下朝廷财政拮据,不要说三百五十万贯,就是五十万贯都拿不出来。而五十万石粮食也不是个小数目,几路宋军之所以撤退,虽然有为了和金国和谈的原因,但军中缺粮,后勤接济不上亦是主要原因,尤其以江淮一带的张俊、杨沂中、韩世忠等诸路军为甚。相比之下,岳飞的行营后护军之所以能打那么远,跟他的地盘是号称鱼米之乡的荆襄之地不无关系。所以岳家军的粮食供应在行营前护、中护、后护三军中是最充足的。
赵构这时提高嗓门问道:“诸位爱卿都听清楚了吧!眼下中原的百姓代表正在皇宫外等候朕的答复。对于如何安置这些南返的百姓,有哪位爱卿能为朕献策分忧呢?”
当下,一名年近四旬,相貌儒雅的中年文官便出列道:“官家,微臣有一策,可解决粮食短缺之难题。”
赵构望去,只见是朝中属赵鼎一派的吏部侍郎朱松,当即大感欣慰,问道:“朱爱卿有何良策,只管道来!”
朱松躬身说道:“官仓之粮微臣亦知不足,但应可支持百姓两三月食用。不足部分,下官建议从海外收购。、、真腊、交趾、占婆、蒲甘、罗斛等国皆是盛产粮食之地,据下官家中常做海外贸易的亲戚称,粮价远比我大宋便宜。朝廷可遣人前去收购,以补短缺之粮。”
秦桧听了只是好笑,心道朝廷如果有钱从海外收购粮食,赵构也不至于那么着急了。
户部侍郎薛弼正是掌管府库的官员,他属于秦桧一派的人,立刻便反唇相讥道:“朱大人此言差矣,现在府库连二十万贯都拿不出来,何来银钱去海
第九十二章 王氏的阴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