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饥民饿死,所以历朝历代都对商贾进行打击限制,不任由他们发展。商人如不限制,必乱社稷!”
岳云毫不动气,微笑着继续问道:“既是如此,那为何限制商人的秦、汉、隋、唐等朝代皆因内乱灭亡,而鼓励经商的我朝却从无内乱,且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历朝最高呢?”
岳云这一番话,却让张择端一下子语塞了,他也是饱读史书之人,自然知道之前历朝历代大多皆因政治*,导致民不聊生,百姓造反而灭亡。独有大宋一朝,百姓虽不敢说人人丰衣足食,却也比起前朝好太多了。可要把这归结到是朝廷对经商比较鼓励,少有限制上,他却感觉难以接收。
而那名和张择端争辨的中年商人却立刻深有感触地说道:“我等商人虽然没有直接从事生产,但将岳云公子说的那些物品,从盈余的地方运输到短缺的地方,途中劳累奔波,所受的盘剥、苛税自不用说,还时常被贼人抢劫……我等所受的委屈和辛劳绝不亚于那些农户和工匠们!”
岳云冲那商人点了点头,又趁热打铁地说道:“什么是仁者?能够给百姓带来幸福,让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这就是仁者!我知道,很多文人都瞧不起商人,认为商人逐利。但利和义一样,义有大义和小义之分,利亦有大利和小利之分,小利是无良商人赚取钱财的蝇头小利,大利则是为天下苍生谋取利益。我岳家军为什么要北伐?就是为了解救被金贼蹂躏的百姓,保护他们的利益。朝廷现在为什么要鼓励海外贸易?就是因为海外贸易可以为朝廷带来大量税收,而这笔钱可以用在修建水利、道路,安置流民上、这样才能让大宋的百姓生活得更好。”
顿了一下后,他又接着说道:“朝廷此举,虽然也是逐利,但他逐的乃是大利!是利国利民的大利。我不否认有些不良奸商,囤积居奇,祸害百姓。但各行各业皆有良民好人,亦有小人败类。女真人南侵十余年来,我朝文人武将中不少败类投敌卖国。所以商人中有不良奸商亦不足为奇。但是,岳云以为,只要是正正派派合法经商的商人,都是当之无愧的仁者,他们所行之事,乃是为了天下百姓所行的仁者之道,无论是我们武将还是文人,都不应该对他们加以任何歧视!”
岳云这番话抛了出来,给众人的震撼实在太大了,不要说文人们个个目瞪口呆,就连那些商人也从未想到过自己经商居然也是在为百姓谋福利,是仁者之为。不过他这番道理却是完全按照儒学的理论推断下来的。从逻辑上说,一点没错。有些文人呆了半晌后,开始在回味,是不是自己儒学研究得不透,还没有岳云这员武将理解深刻。
这时,这些商人想起自己经商数十年受的憋屈,却个个都感觉有些心酸不已,尤其是在这种乱世经商,冒的风险可不仅是层层盘剥,甚至要丢掉性命的危险。想到难受之处,有几名商人甚至失声痛哭了起来。
那名和张择端争辨的中年商人走到岳云面前,跪下拜伏道:“岳大公子的高论,让小人实在佩服不已,也让我等商人实在惭愧,今后岳大公子但有所命,只要祝确能办到的,决不推诿!”
岳云听闻之后连忙拜谢,不过随即却是一惊:“你叫祝确?”
那名商人听后一愣,忙答道:“小人的名字的确叫祝确,现正在作铁器生意。怎么?岳公子听说过我?”
岳云心中这时却是惊骇不已:祝确?那不是南
第十四章 论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