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四章 火枪雏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多年后的公元1259年,因为蒙古人入侵,而不得不加快研制武器的速度。这样才把突火枪造出来。

    如果能够提前研制出突火枪,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说不定汉人便能抵抗住后来的蒙古军队,避免崖山之后无中国的悲剧出现了。

    “永贵,这东西的确是很有前途的武器,我就把它命名为火枪了,你就安心弄这个东西吧!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会吩咐优先照顾的。现在元则也在研究ghk火炮……也就是你说的大一号的铜管。你们研究ghk的东西其实有共通之处,互相探讨一下吧。争取早日能让这武器用在对抗金人的战斗中!”岳云郑重地说道。然后将那只竹火筒还给了他。

    苏永贵听闻之后大喜,亦十分感动。他接过竹火筒,身岳云躬身行了一礼,正色道:“属下一定竭尽全力,决不辜负将军厚望!”

    绍兴十一年十月十五日,岳云的舰队终于开回了台湾淡水港。和他一起回来的,除了高宣、苏永贵等一干工匠外,还有临安城内的几名商人,现在台湾卫所新建,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大量资金涌入。

    只不过,虽然他有李家的这层关系,又有赵眘支持,但临安城内的商人都听说那东海第一海盗杨月要来进攻台湾,一个个都吓得战战兢兢的,说什么也不肯来。岳云给他们下了保证,称击败杨月当不在话下,他们的生命安全决不会受影响,投资的银钱也决不会打水漂。但这些商人却都不信。后来还是李雨柔以李家的信誉作了担保,才有四五名商人肯冒风险跟他来台湾看看。

    “到了!这就是淡水港了!”岳云指着前方的码头,对甲板上第一次到这里的商人及工匠们说道。

    “哎,虽然知道台湾不咋样,但也没想到荒凉成这个样子。”几名商人顿时大失所望。

    岳云要忽悠人来,自然免不了要将这里夸张一下。而他们靠港之后,看到这如同渔村一般的小镇,如何不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相比之下,工匠们倒还好说,他们原本就没对台湾抱多大希望,认为自己是发配来这荒岛的。

    不过上岛之后,那些居民们及水师官兵的热情欢迎,还是让他们十分感动,尤其是听说在岛上的一些山地里,发现有铜矿和铁矿后,更是让这些商人精神为之一振。

    当然,岳云让他们开采矿产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所得矿石必须优先供应卫所和岛上的居民,有多余的才能卖到岛外。

    这些商人见台湾荒凉成这个样子,而岳云又雄心勃勃地要大搞建设,倒是不怕矿石的销路问题。

    宋朝的卫所多是设在一些与敌人交界的前沿地带,地位与县平级,长官多是武将,实行军政一体的管理方式,再往上就是军、地位与州、府平级,而军再往上就是宣抚司了。地位与路平级,相当于现在的省。

    不过宣抚司由于管辖地方太大,而宣抚使的权力又和旧唐时代的节度使差不多,极易形成藩镇割据势力。赵构一门心思想撤销宣抚司,倒不全是懦弱,不想北伐的原因。他更多的是担心出现唐朝时的那种分

第三百四十四章 火枪雏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