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二章 四处挖人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

    “哦?这人是做什么的呢?”岳云饶有兴趣地问道。

    “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农,擅长种田!”李科欣说道。

    “什么?一个老农?这算什么人才啊?”岳云听后哭笑不得。就算要找人去台湾种田耕作,他也不会要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农的。

    “应祥,这陈旉可非一般农民,他不但识字,还正在写一部书呢?”李科欣说道。

    “能写书的老农?”岳云这下可真的有些奇了。

    “是的!因为他时常到我李家位于萧山的店铺中购买种子和农具,所种的粮食也是卖于我李家的粮店,而萧山一带的商铺正由我管辖,所以对此人我算是耳熟能详了。”李科欣侃侃而谈道。

    “太好了!那就带我去找此人吧!”岳云兴奋地说道。

    于是,在李科欣的陪同下,他们便在萧山的一处村子()找到[望书阁]了陈旉。他也正如李科欣说的那样,是一名六十六岁的老人了,从外表上看,和当地的普通农民没什么两样。但他的见识却是十分广博,不要说比一般的农民强太多了,就连好多官员都没他看问题清楚。

    而岳云也看了一下他正在写的书,叫作《农书》,分为上、中、下三卷。

    上卷是总论,讲的是土壤耕作和作物栽培。中卷叫牛说,讲述耕畜的饲养管理。下卷是蚕桑,讨论有关种桑养蚕的技术。

    三卷合一,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上卷是全书的主体,占有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主要讲述水稻的种植技术。光是整地,书中对高田、下田、坡地、葑田、湖田与早田、晚田等不同类型田地的整治都有具体的记载。其中,对高田的记载尤为详细。书中讲到在坡塘的堤上可以种桑,塘里可以养鱼,水可以灌田,使得农、渔、副可以同时发展,很有现代生态农业的风采。

    现在陈旉只写完了上卷,中卷和下卷还未动笔,只写了一个标题。但岳云已经从中看到了此人的巨大价值,有他指导农民耕种,再加上台湾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自己军队将再也不会为粮食短缺问题发愁了。

    于是,在岳云许以非常优厚的条件,表示每年将拔给他一千贯铜钱供其研究ghk农业,从南洋和西洋运来的新植物种子也优先给他种值实验后,陈旉终于同意了随他到台湾去,负责农业方面的事务。

    岳云这三天还挖了不少象陈旉这样的人,其中长得奇形怪状,脾气稀奇古怪的不少,快成一锅大杂烩了。

    第四日清晨时,临安码头上已经集合了一大堆人,正陆续上船。不过张浚说的那四十名匠户却还迟迟未来,让岳云不禁有些焦急。

    正当他在犹豫要不要再派人去工部催促一下时,却终于看到一大群衣着破烂,身着工匠衣服的人扶老携幼从街道上向码头走了过来。

    他们到了码头,为首的一名四十余岁,留着一把大胡子的中年男子便向码头边站立的卫兵问道:“请问岳将军的船是哪一条啊?”

    “我就是岳云,你们可是张大人介绍来的匠户?”岳云听见他们问

第三百四十二章 四处挖人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