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也要负上丢失国土之责,所以自然就会想到行贿讨好倭寇,以让其不先攻打自己所在的城池了。”
岳云目光闪烁,亦觉这是朝廷制度的重要缺陷,赏罚不公,导致面对敌人入侵时,拼死抵抗的人不得好报,屈从敌人的反能逃过一劫。这次也幸好是倭寇来犯,他们得不到百姓的拥护,没法上岸立足。无法对大宋构成实质性威胁。
而之前在金国入侵时,各地官员感觉抵抗到底的结果,不是战死就是因战败丢城被朝廷查办。自然就会另想活命之法。所以靖康之难前后,北方各地的知府、县令、厢军都指挥使都是成片成片地投降,金军仅在太原遇到了顽强抵抗外,其余地方都是望风而降。
不过这也难怪他们,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在金军南侵时都当了“赵跑跑”,只是一个没跑掉,而另一个跑掉了而已。当皇帝的都望风而逃了,又怎能让底下的将领士兵卖命呢?
说起来,这真是宋朝的悲哀。相比之下,后来的明朝一直贯彻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就连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了也决不向敌人妥协。这可比宋朝的皇帝有骨气多了。
王童见岳云脸色难看,亦是劝道:“少将军,朝廷的处置方法我们就用不着去管了,反正那些大臣们也不会听我们的。将军如果坚持上奏,反而会给自己惹来麻烦,待晚上大家到齐后,再合计一下如何与之作战吧。”
岳云点了点头,然后便准备去自己的帐中休息,不过就在这时,从帐外却兴冲冲地钻进来一人,大喜道:“岳将军,我研制出来了!你说的那个什么触发引信,终于搞出来了!”
这人四十来岁,满脸黑色烟污,身上青衫也到处是烧烂的破洞,显得狼狈不堪,脸上却是一脸喜色。
他正是一直挂念着岳云的陈规。在听说岳云已经回来了,就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好!带我去看看!”岳云听闻之后,一脸喜色。这是他听到的最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