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俸禄养你等何用?给我前去交战!胆敢退缩,我先斩你们的狗头!”蔡温,谢勇没法,只好先吼两嗓子壮胆,然后拍马挺枪来战樊崇。樊崇见敌将双马来战,嘿嘿一笑,舞刀而迎。三马相交,只一合,樊崇先砍蔡温落马。谢勇惊喊一声,刚拨马要走,可哪里还来得及,被樊崇一刀挥为两段。
樊崇斩了蔡温谢勇,拍马便奔王匡。王匡早吓没了魂,拨回马便逃,背后赤眉大军呐喊追杀。莽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众将保着王匡,向西奔逃。而赤眉大军不舍,依旧在后紧追掩杀。
王匡等狼狈正逃,忽然迎面一军风驰电掣般地奔来,帅旗上一个大大的“廉”字,王匡等才看清是廉丹。王匡慌得大叫:“廉将军快救我!”廉丹喊:“太师快走,我来挡住贼军!”拍马舞枪杀向赤眉。廉丹使出家传本事,一杆枪舞得如车轮飞转,连刺赤眉十数骑下马。赤眉大将逄安、谢禄双战廉丹,亦不能取胜。部将喊廉丹:“太师已去,我们也赶紧向西逃吧!”廉丹说:“今遭惨败,小儿回去可生,廉丹回去必死,我只有战死此处了!”
其实廉丹想走也走不了了,黑人黑马的樊崇早如一团黑旋风似的杀来面前,向他指着喊:“廉丹,你也是一条汉子,杀了你怪可惜的!你速下马投降,做俺樊崇的副将!”廉丹想:我做你的副将?我在长安的宗族老小还活命否?就向樊崇大骂:“樊崇,反贼,我堂堂朝廷大将岂能降你贼寇?你给我拿命来!”拍马便奔樊崇。樊崇大怒,舞刀而迎。两人一枪一刀,搅在一起厮杀。大战了七八十合,廉丹一来已连续拼杀多时,二来也的确禁不住樊崇的勇力,渐渐只办得架隔遮拦。又战不到十余合,樊崇大喝一声:“你给我在这儿吧!”手起刀落,砍廉丹于马下。
赤眉虽然斩了廉丹,但王莽的儿子还是逃脱了,只好鸣金收兵。不过这一仗赤眉还是大获胜捷,不但斩敌数万,又夺得军器、粮草、车辆、营帐等无数,还重新夺回了无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仗他们更加占稳了地盘,这是最令他们高兴的。于是樊崇徐宣等欢天喜地收兵,连续数天摆宴庆贺,犒劳军卒。
王匡幸得廉丹救援,得脱险境。于是一路向西狂奔,不敢停歇,数日后逃入洛阳。王匡虽然庆幸捡了一条命,但也觉得没脸去见他的父皇。从此就在洛阳住下,再也没去长安,一直到他后来被汉军活捉。
儿子惨败,廉丹战死,王莽听到这消息呆若木鸡。真没想到赤贼是如此的凶狂,连廉丹这样的勇将也被他们杀了!老天呀,盼望您像殛杀绿林贼那样的殛杀赤眉贼,多洒下些毒气,把天下的乱贼全消杀了吧!老天呀,臣是天子,就是您老天的儿子呀,您怎么也得帮助您的儿子吧?
说到儿子,王莽还是略感一丝庆幸,因为他的宝贝儿子王匡得脱了性命,逃进了洛阳,至少他现在是安全的。不过,看天下的乱贼如此凶悍,朕的社稷可是面临着巨大危险。唯一的办法,还是重发大军,剿杀乱贼!
他只好再召王邑。王邑是现在朝中最年轻最有能力的重臣,当年他二十多岁时,就率领千军万马,一举灭掉了翟义,那是何等的鼓舞人心啊!其实数月前派人率兵去讨伐赤眉时,王邑倒是自告奋勇要去来着,可朝中这一大摊子都得他打理,朕离不开他呀!朕今年都六十八了,明显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虽然朕的耳边每天万岁声不绝,可朕现在越来越精力不济,凡事只能靠这个既年轻又有能力又对朕忠心耿耿的王邑了。所以当时才没派王邑而派了朕的皇儿王匡。可是谁料想,朕的皇儿竟惨遭大败!
那么再派兵的时候,就让王邑做统帅吧。至于朝政,朕再另择其人;尽管这些人谁也不如王邑,可那也没法,先把四方的乱贼全部消灭了再说吧——嗯,这回就派王邑!
可是王邑来了却说:“陛下,这回不用为臣去。臣向您举荐一人,保证能将关东的乱贼全部消灭!”王莽急问是谁,王邑说:“纳言将军严尤,文武兼备,深通谋略;在领兵打仗上,只比臣强,不比臣差。”
对于严尤,王莽当然知道。数月前王邑向他竭力推荐,说此人如何腹隐机谋,胸怀韬略,是一员难得的将才,王莽才拜他为纳言将军,留在长安候用。不过严尤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王莽心里没数,就对王邑说:“把他召来见朕,朕要当面看他如何了得。”
于是严尤被召进宫,王莽便命其陈述讨贼方略。严尤说:“目今太师新败,而赤贼势头正盛,不可复派军去征讨赤贼。臣闻绿林贼自逃下绿林山后分成了两股,一股由贼帅王匡、王凤、朱鲔等率领,如今盘踞于桐柏山;另一股由贼帅王常、马武、成丹等率领,如今屯于南郡编县的蓝口聚(注1)。这两股贼寇,已是穷途末路,易于消灭,而蓝口之贼其势又弱。所以臣以为,不如派出一军,出长安向南,由子午道而至汉水,然后顺水而下到南郡蓝口,先将王常这股贼军消灭。然后得胜之师奔向东北,会合前队大夫甄阜,将王匡、王凤、朱鲔这股贼寇再悉数歼灭。这样,荆
第七十六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