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呀,请您将灾病降到臣莽的身上,不要让天子这么难受啊!”可是在这皇宫里似乎喊天不应,平帝眼看着面色发紫,命在须臾。王莽马上下令,文武百官都到泰畤,那里才是正规的求神告天的场所。于是一边命太史令刘歆立即草奏告天策,一边率众急奔泰畤。
这个刘歆其实现在叫刘秀,前面已经说到过此人。由于他现在的名字与本书的主人公刘秀重名,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所以还称他为刘歆。
刘歆是西汉大儒刘向的儿子,最有才气。当日按王莽之命,一边坐在车上往泰畤奔,一边文不加点,奋笔疾书。车队还没到泰畤,刘歆的告天策就已写好了。
到了泰畤,王莽摘去束发高冠,亲捧告天策,披头散发泪流满面地跪在祭坛上,向着上苍边哭边读。其饱含真情的语调,凄厉悲怆的颤声,足令天地为之惨然。附近的长安百姓闻听,早就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四周,看着这震撼人心的肃穆场面。
王莽读完告天策,最后又以头撞地,大声哭喊:“天帝呀,请您将灾病降于臣莽贱躯之上,以保天子龙体无恙!”喊罢又叩头大哭。跪在坛下的文武百官也都伏地大哭,场面更加感人震撼。
在四周围看的百姓无不感动,纷纷说:“今天可是开了眼界了,想不到时隔千年竟看到了周公再世!”
其实,这正是王莽所要的效果。
一千多年前,周武王在灭商后的第二年得了重病。当时天下尚未安定,人心不稳,武王一身关系天下的安危。所以周公乃作告天策,请求上天将灾病降于己身,以保武王。祝告的策书后来收藏在用金丝缠束的铜匮中,名曰“金藤”。而今天王莽的这一举动,正是在效仿当年的周公,正是在告诉天下,我就是当代的周公!至于能不能代帝受难,那是另一回事。
而且,告完天回去,王莽即命将告天策也装到一个“金藤”里,放在未央宫前殿——要学周公,就得全盘照搬,不能走样。
可是不管哭告上天也好,藏策金藤也罢,平帝到底还是驾崩了。达到目的的安汉公号令天下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为平帝服丧三年,忠臣之心拳拳可见。
不用多说,接着是要立一位皇帝。另外在新皇帝登位之前,传国玉玺照例先由太皇太后收起来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