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郁郁葱葱然,此庄必出天子!”
不过刘歆毕竟是幸运的。又过了两三年,哀帝驾崩,大恩人王莽重新上台执政。王莽这次上台,可以说是有备而来,也可以说是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外戚争权。所以他上台后首先就彻底清除了傅、丁两族外戚,并阻止新立的小皇帝——平帝的外戚中山卫氏进入京师,防止他们也像傅、丁那样的跟自己争权。王莽的另一行动就是排除朝廷中的元老耆旧及其他不附己者,大肆培植亲信党羽,所谓“王舜王邑为腹心,甄丰甄邯主击断,平晏领机事,刘歆典文章,孙建为爪牙……”就是前人对王莽这一时段的行为总结;而刘歆,无疑成为王莽众多党羽中的重要一员。
而往后的事情不用多说了,刘歆等众党羽对王莽极尽吹捧歌颂之能事,使王莽成了旷古未有的道德之神;“安汉”、“宰衡”两顶桂冠也堂而皇之地戴到了王莽的头上,直到他“天命神降”,成了取代汉王室的真命天子。
但是班固《汉书》中说,王舜、刘歆、甄丰等吹捧王莽,至多也就是抬高或稳固王莽的“宰辅”权位,并不是要把他推上皇帝宝座。他们抬高王莽,一是王莽处处都如“周公、伊尹”,值得他们推崇和褒扬;二来他们都是王莽一手提拔培植起来的,为“恩公”出力那是他们的“份内之责”;三来,抬高吹捧王莽,他们自己也可以获取好处——加官晋爵享厚禄。而事实上他们也的确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并且还都“心满意足”。但把王莽推上皇帝宝座取代汉家,他们是想也不曾想过的,而且也没人提出。那么鼓吹王莽“身负天命当代汉运”的,是来自宫廷之外的另一班家
第一百五十一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