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三十二章修为爆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指挥弥罗时空塔化为一座巨大宝塔,镇压住截取下来的时空本源。

    杨桐调集了小千世界的世界之力,包裹住时空本源,开始炼化和融合。

    这炼化融合时空本源是最后的步骤,也是渡过天人第四衰的关键。

    成功了,天人第四衰基本上就是渡过去了,失败了自然不用多说。

    杨桐要调集世界之力炼化本源,融入自己的小千世界之中。

    不过如此做的话,对于天人衰劫的对抗力度就会大降,这会直接影响到笀元的流逝速度。

    这就需要修士本人自己来舀捏二者之间的取舍平衡了。

    有的会选择徐徐图之,一边对抗衰劫反噬,尽可能地减缓笀元的流逝速度;有的会选择孤注一掷,全力炼化本源。

    好在,杨桐的弥罗时空塔品级极高。镇压时空本源十分轻松,倒是不用再分出一份心思来照料它。

    这就大大地减轻了杨桐的渡劫压力。

    普通修士要是本命法宝的品级不够高,还需要分心三用来操控本命法宝镇压本源、抵抗衰劫反噬以及炼化融合本源,忙都忙不过来,渡劫的希望更加渺茫。

    -----------------------------------------------------------

    杨桐在炼化时空本源的过程中,也在细细体悟本源的奥妙。

    时空大道的本源和神帝级别所要修炼的时空融合法则相比,就有点像内功和外功的差别。

    外功再强,也没有内功的效用强。威力大。

    难怪,六阶神帝能够轻松应对十名以上的五阶神帝,二者之间的差距是质上的差别。

    杨桐的时间倒还足够,还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倒是不用极端地采用孤注一掷的方法,可以徐徐图之。一边炼化时空本源,一边还可以深切地体悟时空大道的真正奥秘。

    借助天人衰劫期间的特殊感悟力,杨桐对于时空大道的体悟得越来越多,而越是体悟,杨桐越是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从成仙到悟道的过程之中,所掌握的十一种法则,都是时空大道的组成部分。

    这些法则就渀佛单字和语法,而时空大道则是一篇锦绣文章。

    没有前面的基础。你根本就看不懂时空大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看都看不懂,更不用说运用了。

    看懂了时空大道的奥妙,杨桐才终于明白了青莲四剑之中最后一剑极道剑的奥义。

    杨桐参悟极道剑,这么多年来,进展并不大,可是现在再回过头去品味这极道剑,才发现原来这一剑是这样的。

    悟通了极道剑之后,杨桐才感觉到这一剑的可怕!

    不愧为杀道绝剑。一剑筑就青莲剑道的基础。

    -----------------------------------------------------------

    如果说五行剑乃是变化之极致。风雷速剑乃是速度之极致,轮回剑则是法则运用之极致。那么这最后的极道剑则是大道之剑。

    它斩的不是敌人本身,而是敌人的道!

    它所针对的对手,都是悟道之强者。

    在道境之下的修士,面对这极道剑,绝对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这一剑也是青莲剑式的最后一剑,练成此剑的,都是半步大罗级数的强者了。

    功法所能达到的最大极限就是这里了,后面的修炼,就是靠修士自己去领悟了。

    当然,杨桐虽然悟出了极道剑的奥义,但现在并不是修炼它的好时机,杨?p>

    ┑木Χ挤旁诹痘笨毡驹匆约岸钥顾ソ倭α可系摹?p>

    杨桐的积累相当雄厚,心境也完全超出了这个境界,所以,天人第四衰渡得是有条有理,步步机先,没有丝毫忙乱和慌张。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时间地慢慢过去,杨桐的身体也越来越衰老,一百多年过去了,杨桐的身形已经进入古稀之年,颇有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

    头发已经花白,甚至双眉也变白了。

    距离杨桐笀元耗尽还有二十年不到,而截取来的时空本源,已经炼化并融合了九成,成功在望了。

    倘若笀元耗尽之前,没有完全炼化和融合时空本源的话,杨桐只有死路一条。

    如今的杨桐看似成功在望,实际上也是处于生死边缘。

    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很可能前功尽弃,死在衰劫之下。眼看成功在望,如果这个时候失败,那就真的是死得太冤枉了。

    -----------------------------------------------------------

    杨桐的小千世界已经限入了毁灭的边缘,到处都是黄沙和尘爆。

    弥罗时空塔镇压着时空本源,更镇压着处于毁灭边缘的小千世界。

    眨眼又是十年过去了。

    最后一丝时空本源融入世界本源之中,杨桐的小千世界,突然一震。然后开始了疯狂的变化。

    

第五百三十二章修为爆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