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四十八章 局势已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这些神帝也不过如此,神帝杀多了,也失去了其外表的光辉。杨桐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原来神帝和普通生灵的差别也就那样。

    慢慢地,杨桐对于生死的感悟大增,这种感悟也促使杨桐能够淡然地面对法力暴涨的危险。

    不知不觉之间,杨桐的心境得到了莫大的提升。

    漠视别人的生死,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能够客观地面对自己的生死。

    心境的提升,对生死的感悟也让杨桐有一种超脱一切的淡然。

    在这种情况之下,杨桐忽然之间明白了一些什么。

    天人第四衰之后,四劫天仙的修为就开始呈现暴涨之态,而面对这种状况,为恐动摇根基,使得万年道行一朝丧,任何修士都会想尽办法去扼止法力暴涨的态势。

    不能扼止。也要缓解其暴涨的速度。让根基不至于受损,根基不损才有将来。

    想要缓解法力暴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领悟更多的本源,另一种就是找同级强者进行生死一战,历经生死大战之后,法力的暴涨之势自然就会得到缓解。

    这两种方法,看似全不搭边。

    其实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都是要让修士自我提升。这种提升是全方位的提升。

    当然,首重心性!

    -----------------------------------------------------------

    领悟更多的本源,修士就越贴近大道,境界大升的同时,自然会带动心境的提升。

    而生死大战,同样有助于境界的提升。历经无数次生死之后,心境自然会得到巨大的提升。于此同时,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其中,历经生死之后还要能够感悟生死,做到直面自身的生死危机。

    这本身就是一种磨砺道心的过程和目的。

    杨桐能够在刚刚进阶五阶神帝的时候,领悟出其中的深意,心境大增。

    在这个时候,为了磨砺道心,杨桐干脆选择了不再去抵制法力的暴涨。

    这和杨桐刚刚渡过天人第四衰的时候。是自相矛盾的。那个时候的杨桐,恨不得法力涨得越慢越好,并且早在渡劫之前就有所谋划,要借着宇宙各族强者之手来为自己解危。

    但是现在杨桐反而放下了。

    因畏惧而拿起屠刀,又因明悟而放下屠刀。

    这就颇有点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那种禅道至理。

    其实,法力暴涨而动摇根基的危险,本身就是一种对道心的考验。这就好像人站在海啸巨浪之中的小船上。面临着船翻身死的巨大危险。倘若畏惧这种危险,而去人为地制止。实际上反而落入下乘。

    根基是保住了,却错过了道心的磨砺。天人第五衰,偏偏就是道心之衰。

    杨桐现在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四劫天仙能够渡过道心之衰者,少之又少,千万中无一。

    这种感悟,别人说出来是没有用的,必须要自己去领悟。

    -----------------------------------------------------------

    杨桐能够在五阶巅峰,法力暴涨结束之前领悟这个道理,是幸运的。至少,还来得及。

    这正好应了那句偕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说白了,杨桐这是要拼了根基动摇的巨大凶险,来磨砺道心。

    这是一个二选一的必须抉择。

    选择维持根基,那么道心就得不到最后一次也是最大磨砺的机会,道心之衰降临,倘若你在之前的修行途中,自身道心没有达标,又错过了这最后一次的机会,那么肯定会陨落在道心之衰下,绝无幸免。

    选择磨砺道心,自然需要经受根基被动摇的可怕危险。这就非常考验修士从修炼开始而筑就的根基是不是“豆腐渣工程”了。

    道心之衰虚无飘渺,更是因人而异,实在无法衡量道心究竟要有多强才能够渡过此劫。

    杨桐敢选择磨砺道心,置根基于不顾,自然有几分自信。

    他自小习武,后来又修炼仙圣大法――《玉清心诀》,积累雄厚,根基巩固,历经三灾九难、天人四衰,根基从来就不曾动摇过半分,反而因为多年修炼而越来越稳固。

    区区五阶初期涨到五阶顶峰的法力暴涨冲刷,要是支撑了下来,反而会使根基更上一层楼,最重要的是道心得到了磨砺。

    杨桐决定退出这场战争,找一处清修之所,静静地品味着在风暴肆起的小船上随波逐流的刺激和惊险,慢慢等待天人第五衰的降临。

    -----------------------------------------------------------

    于是,杨桐单独找上了中渊神帝。

    “什么?你要退出?”中渊神帝惊讶了,要知道这场战争,也未尝不是人类文明有意识地给杨桐构筑一个上位真神参战的战场。

    要知道,战场上的混战和强者厮杀还是

第五百四十八章 局势已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