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不停蹄的又赶到这里,在这里,他要具体落实新型导弹上舰的若干问题。
“杨工,真可惜新型反舰导弹没办法参加这一次的海上大决战,导弹快艇也没能来得及赶上,如果这场大海战在晚这么半年进行,我敢保证总指挥就不会那么忧心仲仲了
作为自己的副手,他当然也从杨学艺那里知道总指挥现在担心着什么,牵挂着什么。
“没办法,任何的事情都有一个孕育、诞生还有成熟的时间。还记得以前吗,以前曾经有人对防空导弹的出现产生过实用质疑,偌大的威力打螺旋桨式的飞机有些花不来”但是这就是一个必须的过程,虽然用第一代的莽山烙铁头防空导弹打螺旋桨飞机的确有些浪费,但是没有烙铁头的研究开路,现在第二代的导弹又怎么能够迅的研制出来,任何事情,有的时候哪怕知道过程是崎岖漫长甚至是艰苦浪费时间的,但是我们仍旧需要去经历过这一个过程。因为”我们走在最前面,没有别人的经验能够借鉴
杨学艺坐在实验舰船的休息室里,揉揉自己有些酸痛涨的太阳穴自豪的说到。的确,导弹是个什么概念,估计现在除了中国人之外,也就是总指挥口中所透露出来德国人的型火箭了,除了这两个国家的一些人之外,哪怕现在的美国科学家也没有足够的概念知道导弹是个什么东东。而且德国人还在摸索实验当中。中国这边哼哼,第二代的产品都快出来了”
而这一切,都不是凭空白捡到的便宜,正和杨学艺所说的那样,现在的很多科技研究道路上,已经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因为中国的很多科研项目都已经远远的领先于世界,哪怕就是在核心研究人员心目中的那个万能通的总指挥,现在在研究的道路上能给出的指点也是越来越少。更多的,还是要依靠研究人员自身的努力和摸索。
“唉,如果能够再给点时间该多好啊,”
第五百九十二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