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章 稀泥溶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美国大兵又来到这片土地上,越南又和美国艰苦卓绝的进行了一场艰难的战争。后世有人粗略的统计过,越南的建国史就是一个战争史,和法国、美国的战争将近打了三十年,因此这名作者写出了一本名为《独立战争1天》关于越南战争的书。不过这本书并没有写到,越南在赶走美国人之后,军事野心膨胀,出兵攻占了柬埔寨,并为了抱苏联老毛子的大腿舔它的屁股,忘恩负义的与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勒紧裤腰带支援它的中国交恶,频频炮击中国边境村庄,派出特工人员杀害中国村民和村干部。为此,中国小个子伟人在出访美国时很严肃的向美国记者说到:要给它一点教训。而且又补充了一句:我们说话算数。

    这一句话,中**队一周后出兵胖揍了一顿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实力的越南小霸,并在收兵后仍然在边境线上与越南军队继续进行着轮换作战,从各个军区拉来各支以长时间没有打过仗的部队进行实战训练,让越南的男少女多的比例更加扩大不少……

    不过在这个时代,段国学不会让这个国家成为后世历史上的白眼狼,他要牢牢的将越南这片土地变成为中国的后花园。至少,也要将越南的北部变成中国的后花园。

    因为在地理位置上越南与段国学起家的百色接壤,重庆(越南地名重庆)离平果、百色的直线距离不到15o公里。

    太近了!虽然这一带都是崇山峻岭,机械化部队难以展开进行突袭作战,但是在后世,大口径火箭炮的射程可是轻易达到两百公里……

    因此对于越南,段国学从1926年后便开始逐渐经营南下建设。在历史上,两国的边界也是很模糊的,但是有的时候这种模糊就成为了段国学和他的幕僚们下手的突入口。

    先进行的就是人口地缘化和经济渗透、诱惑的糊稀泥,这个糊稀泥的词出自李德林的口中。他的意思就象糊稀泥一样,将大量的中国人逐渐的向越南土地上迁徙,降低越南人在这片土地上的比例,同时用经济、农业诱惑越南原住民放弃越南的身份,正儿八经的加入到中国(原西南)户籍当中,以换取优良稻种的种植权和经商、工作、入学教育名额权利。这样将双方的人口、语言、经济、教育等各种生活就象糊稀泥一样糊在一起,让你分不出哪些是泥哪些是水哪些是砂。

    时间一长久,即使这些土地上的老辈人还记得自己曾经的国家,但是年轻一辈的人已经在孩童时代就说起了中文,吃的是中国的米,喝的是中国的水,工作挣的是中国的钱,至于越南……那不是外国吗?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段国学将镇南关改成了向南关的原因,现在经过十多年的融合渗透,这个糊稀泥政策政策已经明显的让向南关以南五十公里的原住民们普遍的向往着中国的美好生活,就象后世中国国民向往着国外达国家渴望成为外籍公民那样的渴望……艰苦贫穷生活下对富裕美好生活的渴望就是最好的原动力……

    ps:mmdd,今天下乡,做着车跑了一天,来晚了,抱歉。(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