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章 幸存者(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着就眼前的景象发出了一声低低的惊叹。

    在布朗的面前,出现了无数的巨大的“波浪”,天虽然还没亮,但已可以看清楚眼前的景『色』,他们仿佛置于一个土黄『色』的漏斗里面,梦幻般的漩涡,像一块要溶化的岩石巧克力。由里向外,无数的“波浪”在旋转,让人眩晕的波形,有煅黄土、粉『色』、棕『色』、浅绿『色』组成。纹路有些地方是水平走向,有些地方是呈“Z”字形走向,更多的还是螺旋走向。

    布朗走上前,『摸』了『摸』那些波浪,天啊,好像干透了的油漆,用力一捻,土块、石粉、沙粒纷纷落下。站在那里,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在旋转,让人头晕眼花不已。

    接着的是卡尔波夫,他也傻眼啦,他抓着头,用力地拉扯着头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如果将处于漏斗处的一个个高耸的形容成山堡或土堡,那么这些山堡形态各异,有的好像蘑菇,有的好像石笋、有的好像古钟,在它的后面是无数白『色』的云朵,随着天空渐渐发亮,被慢慢染上了五彩的亮『色』,整个景『色』是那么『迷』人而壮观。

    布朗对卡尔波夫说:“这个,这个波浪谷真是太美了。”

    卡尔波夫恢复了平静,他找到了机关,将洞口封住,然后说:“我们要走了。“顺着波浪向上,卡尔波夫他们很快就发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波浪的坡度很多地方达到了60度以上,人一用力,就会顺着波浪螺旋而下,虽然不会受伤,甚至可以说是件极开心愉快的玩乐,如果是对孩子来说的话。

    经过多次尝试,他们终于找到了窍门,原来只要沿着“Z”字形走向就很容易到达项部。在掌握了方法后,一切变得容易起来,20分钟后,他们到达了项部。

    布朗仔细地再看了看波浪谷,这是一个直径600米左右的谷,并不大。周围则是连绵起伏的沙丘。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风沙堡在他的右手侧2里左右的沙丘后,并隐隐约约好像可以看见狼的身影在闪动。

    布朗将望远镜交给莫维奇,莫维奇面无表情地看了几分钟。

    布朗想了想对卡尔波夫说:“我们必须朝着西南方向前进,最佳的办法是回到风沙堡,尽可能沿着原路往回。”

    卡尔波夫也在用望远镜观察。

    卡尔波夫对大家说:“很抱歉,我们不能再回去了。我不希望我们再有任何人损失。愿上帝保佑他们,阿门。”说完用手在身上划了个十字架。

    太阳升起了,阳光温柔地散向大地。可以说,无论是在戈壁滩还在沙漠中,早晚的景『色』是最『迷』人的。

    根据太阳的方向,沙丘的走向,风沙堡显然是在五家渠东北方向,这和以前出发前的资料是一致的,问题是两者相距多远就难以判断啦。因为沙漠里大面积空旷的地形会诱使你低估距离,基本上实际距离是你感觉到的三倍甚至更多。

    布朗说:“即算不能回到风沙堡,也必须尽可能地先接近它,然后尽可能沿着原路往回。而且我们必须马上起程,太阳越高,地表温度越高,体能消耗就越大。”

    卡尔波夫一挥手,8个人开始了回程。

    沙漠里,无论朝哪一个方向望去,都是连绵不绝的沙丘,显然这里是一个独特的地区。和其它的沙漠相比较,吉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算是相当安全的啦,它于北纬44°15’46°50’,东经84°50’91°20’。是中国第二大沙漠。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中央,面积4.88万平方公里。海拔300600米。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准噶尔盆地属温带干旱荒漠。年降水量70150毫米,沙漠内部绝大部分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其面积占整个沙漠面积97%,形成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固定沙丘上植被覆盖度40-50%,半固定沙丘达15-25%,为优良的冬季牧场,沙漠内植物种类较丰富,可达百余种。植物区系成分处于中亚向亚洲中部荒漠的过渡。

第25章 幸存者(3)-->>(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