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被劫掠的野马(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牧民告诉探险队野马朝西跑了。探险队离开了科布多草原。翻过北塔山,进入准葛尔盆地的将军戈壁,在卡拉麦丽山发现了啃吃野葱的野马,别列佐夫举枪射击,野马被枪声吓惊了,朝北塔山的狭谷里奔跑。探险队在山道隘口设埋伏,野马群中伏击,熟练的标本制作师将马头至马尾的皮囫囵剥削下来,获取了九张完整的野马皮。

    探险队到达天山脚下的商埠重镇古城,住进古城北门口的通司店,通司店专门接待远道而来不会讲汉话的民族客商,店里的通司既是翻译又兼顾买办。店里有个叫蒋孝婉的通司,懂点俄语和英语,早年在京师替西洋鬼子跑腿,八国联军攻打京城之后,慈禧太后回到京城将假洋鬼子统统赶出了京城,蒋孝婉流放到了新疆,蒋孝婉手无缚鸡之力,在这繁华的商埠古城,只能在通司店当伙计,蒋跑前奔后兑换银币,采购白酒,四处打探野马的消息,效尽犬马之劳。

    探险队选择了古老的丝绸古道往回走,到达乌鲁木齐钱花完了,蒋孝婉跑到洋行通融,用洋行的电台与总部取得联系,钱汇来了,蒋孝婉用欺骗手段办理了通往伊犁出境的通货票,票单上注明是白酒、皮货。

    普尔带回了九张野马皮,皇宫内外一阵惊喜,中亚大陆那神秘的角落果真藏着世界上惟一的野马!普尔一鸣惊人,野马被命名为“普氏野马”,这个带着洋味和耻辱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其后普尔又两次进新疆。两年时间,收获甚微,探险队从牧民手中买了两张野马皮败兴而归。普尔后来死在第四次进新疆的路上。

    普尔之后,别列佐夫吸收了强悍的枪手、黑道帮手加盟,率队冲过边境。清朝哨兵加急禀报朝廷,当接到圣旨“驱逐出境”,别列佐夫一伙已潜入柴达木盆地的野马山。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伪装成远道而来的佛教徒,挎着香袋,混在一帮尼泊尔来的香客中,进西藏寻找雪山野马。

    一个大雾消散的早晨,隐藏在群山之中的那昭寺展现了出来,寺庙后面活动着几匹雪山野马,别列佐夫指挥哥萨克兵包围了山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捉到四匹白色野马。野马野性十足狂跳不停,哥萨克兵用绳子将马蹄捆起来。几百藏民握刀发起冲锋,别列佐夫与哥萨克兵慌忙应战,探险队死伤惨重,别列佐夫只好放开受伤的野马。 别列佐夫一伙始终不知那雪山白马并不是野马,而是雪域高原佛教徒放生的白色家马,让它自由地在草原游荡,健壮的给母马配种。白马是雪域高原神的象征,是草原兴旺的神灵,外来人侵犯神灵,岂不挨打?

    别列佐夫在昆仑山麓,克里雅河上游又发现灰色野马,他们无力围剿,却颇有心计地挖了个很大的陷阱,追赶诱捕野马,果然,两匹灰色野马落入陷阱。

    别列佐夫一伙带着野马两月后到和田,遇到一支从印度入境的瑞典考察队,高傲的瑞典人告诉他:“那不是野马,是高原野驴”。别列佐夫十分难堪,他不露声色将错就错,他带着假野马来到喀什,投宿在英国驻喀什领事馆里,当时英国觎觊新疆宝藏,急于招募探险人才,英领事也没看出这假野马的破绽,对别列佐夫十分热情,一番秘密交谈之后,别列佐夫改变了回彼得堡的计划,投靠了英国人。

    英国

一、被劫掠的野马(3)-->>(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