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对中国边境内的沙漠分布情况、成因、防治等进行考察、分析,然后提出尽可能行之有效的国际化整治方案,因此这样看来,他们的工作情景似模似样。
沿着老龙河,希斯一直在指挥工人们用一种特别的工具对河周围的泥沙进行挖掘。这种特殊的工具就叫洛阳铲,又名探铲,主要做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约和现在的石油勘探、地质取样相似。
常见的洛阳铲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类似于瓦筒状,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长20至40厘米,直径5至20厘米,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从而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等情况。
有人称,洛阳铲明代中叶即流传于民间,因为河南洛阳邙山上冢垒嵯峨,几无卧牛之地,地下随葬品埋藏极为丰富。特别在郑和七次下西洋后,西方商人为中国的古文物和精美的工艺品所倾倒,往往“不惜重金,购于黑市”,从而引发盗墓者大量挖掘古墓,由于偷挖古墓中明器的需要,从而产生了洛阳铲。洛阳铲简单说只是一种工具,一般的使用者可以掌握大概的使用方法,但是具体说来,传统上的洛阳铲,主要指的是特定的运用一定方法使用洛阳铲的人。这些人一般世代相传,过去在职业盗墓者口中有老洛阳铲的说法,
十三、源尽龙河(1)-->>(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